[发明专利]一种钙钛矿型氟化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9783.X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谢晓玲;普海琦;万婧;屈睿;汪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1 | 分类号: | C09K11/61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65003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钙钛矿型 氟化物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型氟化物发光材料,化学组成为KCu(1‑x)F3:xMn4+,其中,x为掺杂的锰离子相对于铜离子所占的摩尔百分比系数,且0x≤0.2;制备方法:(1)称取氢氟酸10‑20份、六氟锰酸钾60‑80份或高锰酸钾50‑75份、氧化铜60‑90份或碳酸铜70‑90份、氟化钾50‑85份或氟氢化钾75‑95份;(2)将六氟锰酸钾或高锰酸钾、氧化铜或碳酸铜、氟化钾或氟氢化钾依次加入氢氟酸中,磁力搅拌,得到沉淀;(3)将沉淀用乙醇洗涤后进行干燥,即得。本发明以正四价过渡金属Mn4+为发光中心,以钙钛矿型氟化物为基质,制得了一种热稳定性好的发光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钙钛矿型氟化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钙钛矿化合物是由德国矿物学家Gustav Rose在1839年发现的,而俄罗斯矿物学家L.A.Perovski是描述钙钛矿晶体结构的第一人,他把化合物的结构式简写为ABX3。最初,钙钛矿是指CaTiO3,之后扩展为所有与CaTiO3结构相似、化学组成不同的化合物。钙钛矿型化合物(ABX3)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当A或B离子被取代时化合物的性能会得到改变,但晶体结构仍保持不变。钙钛矿型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稳定、光电性能优越,合成途径多样,应用于发光领域时具有较窄的发射峰和可调节的禁带宽度,且成本低廉,故而备受关注。
白光LED因其工作电压低,光效高,寿命长,体积小,稳定性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被称为21世纪的新一代光源。目前,LED实现白光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利用发射红、绿、蓝三基色光的LED芯片组合发光合成白光,但是其成本较高,封装难度大,稳定性差,且控制电路较复杂;第二种是利用近紫外LED芯片与三基色荧光粉组合产生,但是其发光效率低,荧光粉温度稳定性不高,有紫外光泄露危险,也难以广泛运用;第三种是利用蓝光LED芯片来激发黄色荧光粉,这种组合途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其显色指数低,色温高,难以满足特殊的照明要求。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高效蓝光吸收、优良热稳定性且制备简单的红色发光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钙钛矿型氟化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正四价过渡金属锰离子为发光中心,通过正四价锰离子对基质中正二价铜离子格位的取代,实现化学组成为KCu(1-x)F3:xMn4+的材料在紫外区、蓝光区的吸收和在红光区的发射特性,且Mn4+的加入不会改变基质材料的晶格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钙钛矿型氟化物发光材料,化学组成为KCu(1-x)F3:xMn4+;其中,x为掺杂的锰离子相对于铜离子所占的摩尔百分比系数,且0x≤0.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申请人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Mn4+在八面体晶体场中发生2Eg→4A2g的能级跃迁能够形成红色窄带发射,其红光可以用于暖白光LED的制备,在紫外光区和蓝光区也具有很强的宽带吸收,分别对应于4A2g→4T1g跃迁和4A2g→4T2g跃迁,是一种很好的发光中心,且制备的发光材料稳定性好、色纯度高、光衰小。由此可见,钙钛矿型氟化物具有晶体结构稳定、熔点高、能带隙宽、结构和形貌多样等特点,而Mn4+在八面体晶体场中表现出宽蓝光激发和窄红光发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民族大学,未经云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9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加热型传感器芯片
- 下一篇:一种农用车塑铸螺栓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