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燃油和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9022.4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元龙;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F02M59/44 | 分类号: | F02M59/44;F02M59/48;F01M1/02;F04C2/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郑梦阁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滑油双 燃料 驳运 组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燃油和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装置,包括双轴电动机、燃油驳运泵、滑油驳运泵以及联轴器,其中,燃油驳运泵和滑油驳运泵均通过各自的联轴器分别与双轴电动机的两输出轴固定连接。本发明提出的船用燃油和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装置,解决了燃油、滑油等燃油‑滑油驳运泵的统型和集成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蒸汽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燃油和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障大型水面船舶推进续航力和发电能力,船舶配置了燃油、滑油等燃料油和润滑油多类能源资源,其中,燃油为锅炉、燃气轮机提供燃料能源供给,为柴发电机组提供燃料发电保障,润滑油为机械动力设备提供润滑保障。燃油、滑油等相关液舱不仅决定了全船能源保证能力,液舱的装载量直接影响全船的姿态平衡和船舶浮稳性安全。
由于全船的燃油舱、滑油舱配置繁多、分布广且均布置于双层底,为保障布置在高位的多套主锅炉、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组等装置的燃油和滑油需求,全船需配置大量多种的燃油、滑油等驳运泵,以实现各大型动力装置的燃料供给和全船姿态平衡。考虑全船舱室的空间限制,造成大量燃油和滑油驳运泵布置空间困难,大量复杂的燃滑油连接管路布置难度更大。同时,为保障燃滑油驳运泵的入口不发生汽蚀,还需将燃滑油驳运泵靠下部布置,使得燃滑油泵所处环境更加恶劣,易发生泵体腐蚀现象。另外,考虑到全船燃滑油输送距离较长,还需配置入口增压泵,使得燃滑油驳运泵体积和重量增加。因此,需对燃油、滑油的驳运泵进行综合集成,实现可适应多种油料的驳运泵装置,提升装船布置的舱室空间利用率。
因此,为解决适用燃油、滑油等燃油-滑油驳运泵的统型和集成问题,亟需提出一种船用燃油-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装置,能够实现适用船用多燃料的驳运和调拨功能,为相关序列船舶动力系统总体设计储备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燃油和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装置,旨在解决燃油-滑油驳运泵的统型和集成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燃油和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装置,包括双轴电动机、燃油驳运泵、滑油驳运泵以及联轴器,其中,
所述燃油驳运泵和滑油驳运泵均通过各自的联轴器分别与双轴电动机的两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燃油驳运泵和滑油驳运泵的入口处均安装有射油引射器。
优选地,所述燃油驳运泵和滑油驳运泵均设置有引射管,引射管的一端与燃油驳运泵或滑油驳运泵的出口处连通,引射管的另一端与射油引射器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船用燃油和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装置还包括公共底座,双轴电动机、燃油驳运泵和滑油驳运泵均固定于公共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燃油驳运泵和滑油驳运泵均采用三螺杆泵结构,通过主动螺杆转动而液力驱动两个从动螺杆转动,主动螺杆通过轴套和轴承支承。
优选地,所述燃油驳运泵和滑油驳运泵均采用机械密封方式。
优选地,所述燃油驳运泵和滑油驳运泵的螺杆材料均选用38CrMoAl,螺杆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泵套材料选取ZCuSn10P1铸铜合金,燃油驳运泵和滑油驳运泵的壳体均为钛合金制成。
优选地,所述双轴电动机采用交流变频电机。
优选地,所述联轴器为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本发明提出的船用燃油和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装置,实现了双燃料兼容、结构一体化、高扬程、耐汽蚀、强自吸、耐腐蚀等多功能集成的燃油-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不仅实现了全船燃滑油料驳运泵统型集成,还改善了应急事故下驳运泵冗余互备能力,并减少了备品备件储备数量,较大提升了全船燃滑油系统综合调配能力,实现了燃油-滑油驳运泵的一体化安装建造,更益于全船舱室的总体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船用燃油和滑油双燃料驳运泵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9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