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场景下的目标定位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58535.3 | 申请日: | 202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旖旎;董江雪;张梦鹿;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K9/62;G06Q4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王涛 |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场景 目标 定位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场景下的目标定位方法及装置,涉及人工智能领域,也可用于金融领域,包括:对获取到的业务办理过程的客户行为图像按照业务环境进行聚类,得到聚类图像;根据预先确定的模板图像匹配所述聚类图像,得到客户初始定位图像;对所述客户初始定位图像进行误匹配点剔除,得到客户目标定位图像。本申请能够对获取到的业务办理过程的客户行为图像按照业务环境进行聚类,最终得到客户目标定位图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可以用于金融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场景下的目标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银行业在智能化发展方向上有着广阔的前景。在客户到银行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便捷及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客户体验是银行业务人员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银行业在未来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项挑战。
当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通过对客户进行移动定位以及采集连续图像可以进行客户行为模式分析,从而提高对客户业务办理服务过程中的针对性。通过客户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同时科学开展客户需求分析可以准确识别客户需求,量化客户的敏感度,有针对性地细化客户服务策略,有效控制线下服务的人工成本,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
为达到以上目的,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基于灰度图像匹配算法以及聚类分析算法。但如果目标(客户)移动过程中有障碍物阻挡等情况出现,则采用基于灰度图像匹配算法匹配到的图像可能不准确,造成定位模糊。同时,大多数聚类分析算法在数据存在孤立点时将会变得非常脆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场景下的目标定位方法及装置,能够对获取到的业务办理过程的客户行为图像按照业务环境进行聚类,最终得到客户目标定位图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场景下的目标定位方法,包括:
对获取到的业务办理过程的客户行为图像按照业务环境进行聚类,得到聚类图像;
根据预先确定的模板图像匹配所述聚类图像,得到客户初始定位图像;
对所述客户初始定位图像进行误匹配点剔除,得到客户目标定位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对获取到的业务办理过程的客户行为图像按照业务环境进行聚类,得到聚类图像,包括:
对所述客户行为图像进行数据子集随机划分;
分别在各数据子集上运行聚类算法,得到各数据子集对应的簇;
根据所述簇对各数据子集进行聚类,得到聚类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对获取到的业务办理过程的客户行为图像按照业务环境进行聚类,得到聚类图像,包括:
对所述客户行为图像进行数据子集随机划分;
分别在各数据子集上运行聚类算法,得到各数据子集对应的簇;
根据所述簇对各数据子集进行分层聚类,得到各分层聚类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簇对各数据子集进行分层聚类,得到各分层聚类图像,包括:
根据预先设定的层级及所述簇对各数据子集进行分层聚类,得到新簇;
在每一新簇中,各代表点向所述新簇的中心移动,得到所述新簇的形状及移动特性;
根据所述形状及移动特性确定分层聚类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先确定的模板图像匹配所述聚类图像,得到客户初始定位图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8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凿岩台车大臂耦合运动串级复合PID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伸缩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