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换机端口静态汇聚检测及保护方法、交换机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57867.X | 申请日: | 202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管明尧;成保刚;庹解语;许小峰;魏林;白令海;皮慧斌;韩哲吉;柴晓娟;韩凤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融智通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709 | 分类号: | H04L12/7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2 | 代理人: | 李超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机 端口 静态 汇聚 检测 保护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换机端口静态汇聚检测及保护方法、交换机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交换机确定静态汇聚组的成员端口信息,根据成员端口信息配置静态汇聚组;从静态汇聚组中选择出第一端口,通过第一端口向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一保护探测包,其中,第一端口为静态汇聚组中最先连接的端口,第一保护探测包与第二保护探测包相同;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交换机发送的第二保护探测包;若接收到,则启动预设的计时器以及确定握手成功,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一报文以及接收第二交换机发送的第二报文,根据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对静态汇聚组进行检测及保护。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对端口静态汇聚检测以及保护的方案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机端口静态汇聚检测及保护方法、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端口聚合也叫做以太通道(ethernet channel),主要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使用以太通道的话,交换机会把一组物理端口联合起来,作为一个逻辑的通道,也就是channel-group,这样交换机会认为这个逻辑通道为一个端口。
端口汇聚是将多个端口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汇聚组,以实现负荷在各成员端口中的分担,同时也提供了更高的连接可靠性。端口汇聚可以分为手工汇聚、动态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LACP)汇聚和静态LACP汇聚。同一个汇聚组中端口的基本配置应该保持一致,即如果某端口为trunk端口,则其他端口也配置为trunk端口;如该端口的链路类型改为access端口,则其他端口的链路类型也改为access端口。在配置静态聚合端口的时候,通过静态汇聚连接的两个设备上有一端因为配置失误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静态汇聚组没有配置成功会导致设备之间的通信丢包、环路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整个网络崩溃,业务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因此,端口检测是端口汇聚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目前,大多数端口检测都只针对普通端口的,一般检测端口的单向通信和动荡的问题,其普通端口检测的过程为:通过监测端口的连接状态情况判断是否动荡,具体的通过UDLD协议检测端口是否单向通信。但是,一方面由于汇聚端口的状态一直处于连接状态;另一方面,汇聚端口对于多种类型的协议包均可正常传输。因此,现有针对普通端口的检测方案无法来对汇聚端口的动荡以及单向通信问题进行检测,即普通端口检测方案无法适用于端口静态汇聚,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在端口静态汇聚组检测以及保护的方法,以保证整个网络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对端口静态汇聚检测以及保护的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换机端口静态汇聚检测及保护方法、交换机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第一交换机和第二交换机之间相互发送保护探测包,第一交换机或第二交换机根据发送以及接收保护探测包的端口来向对方设备发送报文,对方设备根据接收的报文调整端口的状态,以实现自动检测出对方设备静态汇聚组的工作正常与否,并根据对方设备静态汇聚组的工作情况调整端口状态,实时保证整个网络的正常。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端口静态汇聚检测及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交换机确定静态汇聚组的成员端口信息,根据所述成员端口信息配置静态汇聚组;
所述第一交换机从所述静态汇聚组中选择出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一保护探测包,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静态汇聚组中最先连接的端口;
所述第一交换机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的第二保护探测包;
若接收到,则所述第一交换机启动预设的计时器以及确定握手成功,并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的第二报文,根据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对所述静态汇聚组进行检测及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融智通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融智通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7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影响力机制的资源分配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