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期线损测量平台、损测测量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7588.3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纯坚;曾祥聪;毕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期 测量 平台 测测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线损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期线损测量平台、损测测量方法及存储介质,单片机或控制器对采集的所述配电网运行动态数据和用户端负荷的动态数据进行校正,获得单片机或控制器能够进行识别并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第三数据;对所述有效第三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对区域中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售电量进行统计;对数据处理、售电量统计后的数据进行同期线损率的计算,以及判断的线损率同比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阈值,若超出,则分析相应异常原因;并将分析得到的异常判断结果。本发明对线损异常分段各数据集进行相关性分析,给出线损异常的可能原因,辅助电力用户进行线损问题排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线损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期线损测量平台、损测测量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量和线损率是电网企业的核心经营指标,是直观反映企业收入和成本的最重要的数据。而线损率作为一项综合反映电网运行中各环节损耗的指标,集中体现了生产、调度、营销等各项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
由于数据采集系统的覆盖面不够广,自动化程度较低,造成电力企业在进行统计线损率计算时,其供电量与售电量统计表现出非同期性,测量不准确。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在的同期线损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不准确,实时性不佳。而且现有技术对线损异常分段各数据集进行相关性分析中,不能给出线损异常的可能原因,不能辅助电力用户进行线损问题排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期线损测量平台、损测测量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同期线损测量方法,包括:
步骤一,对基于配电网的用户端以及配电网设施选择数据采集节点;
步骤二,基于选取的所述数据采集节点进行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设备的布置;
步骤三,利用布置的所述传感器以及所述数据采集设备采集配电网运行动态数据和用户端负荷的动态数据;
步骤四,单片机或控制器对采集的所述配电网运行动态数据和用户端负荷的动态数据进行校正,获得所述单片机或控制器能够进行识别并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第三数据;
步骤五,对所述有效第三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对区域中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售电量进行统计;
步骤六,对数据处理、售电量统计后的数据进行同期线损率的计算,以及判断的线损率同比变化率是否超出预设阈值,若超出,则分析相应异常原因;并将分析得到的异常判断结果采用实时通信技术传输给云端。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单片机或控制器对采集的所述配电网运行动态数据和用户端负荷的动态数据进行校正的方法包括:
获取待校正的动态数据,所述待校正的动态数据包括配电网运行动态数据和用户端负荷的动态数据;
所述待校正的动态数据定义为所述单片机或控制器可识别的第一格式;将所述第一格式进行格式转换为第二格式,所述第二格式定义为所述单片机或控制器可识别的第二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删除无用数据,获得所述单片机或控制器能够进行识别并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第三数据。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所述对有效第三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对有效第三数据中多普勒变化范围以及多普勒变化率的变化范围分段,与插入的导频信息匹配进行粗捕获;
第二步,对粗捕获的信号进行频偏补偿,然后对带有残余多普勒频偏的信号做人工频移、分集处理、解调得到后期需同期线损率计算的数据。
进一步,所述第一步插入导频信息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7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