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铁路用智能接触线及其制备系统和使用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57457.5 | 申请日: | 202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于婷;花思明;何宇;彭勇;赵德胜;黄崇祺;杨玉军;寇宗乾;孟宪浩;王国迎;张光飞;毛煜晨;张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M1/13 | 分类号: | B60M1/13;B60M1/28;B60M1/0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周青 |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铁路 智能 接触 及其 制备 系统 使用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高速铁路用智能接触线及其制备系统和使用监测方法,它包括线材本体,所述线材本体的非工作区域设有一个或多个小沟槽,所述小沟槽内由上至下设置第二层封装材料、智能传感线材和第一层封装材料,所述第一层封装材料和第二层封装材料将智能传感线材完全包裹,所述智能传感线材包括智能传感器和保护层,可实现应力状态、应变状态、温度状态、形变状态、振动状态等信息的监测。本发明实时的、准确的获取接触线各部位的应力状态、应变状态、温度状态、形变状态、振动状态等信息,可实时对接触线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用接触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铁路用智能接触线及其制备系统和使用监测方法,实时对接触线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估。
背景技术
近期成渝中线高速铁路将电力机车的最高运行时速预留至400km,且国内新建铁路大多处于沙漠、戈壁、高原、山脉等区域,不难看出我国高速铁路逐步向更高速度,复杂地貌、普遍化发展。电力机车速度的提升,铁路线路的增多,所处环境的恶劣加大了电气化铁路日常检修、维护的难度,接触线作为电气化铁路主要部件之一,若出现损伤而未及时发现,则容易引发接触网停电故障,造成高铁停运,严重时危及人身安全。
接触线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一般在深夜等不妨碍正常行车时进行,主要方法有步行巡视和检修作业车巡视两种,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必须要到架线现场,与接触线进行相对运动才能完成监测,不仅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而且无法实时、准确的对接触线的各项性能及整体状态进行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速铁路用智能接触线及其制备系统和使用监测方法,该智能接触线架线后无需进行步行巡视或检修作业车巡视也能实时的、准确的获取接触线各部位的应力状态、应变状态、温度状态、形变状态、振动状态等信息,可实时对接触线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估,若出现实测值超出安全指标范围的现象将产生定位报警,可根据报警的位置,准确的进行维护和检修。准确、实时监测接触线的使用状态,为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速铁路用智能接触线,它包括线材本体,所述线材本体的非工作区域设有一个或多个小沟槽,所述小沟槽内由上至下设置第二层封装材料、智能传感线材和第一层封装材料,所述第一层封装材料和第二层封装材料将智能传感线材完全包裹。
一种高速铁路用智能接触线,所述智能传感线材包括智能传感器和保护层,可实现应力状态、应变状态、温度状态、形变状态、振动状态等信息的监测。
一种高速铁路用智能接触线的制备系统,它包括接触线成品模、收线盘、清洁装置、第一封装材料填充器、放线装置、第二封装材料填充器、修整装置和烘干装置,在接触线成品模至收线盘之间依次设置清洁装置、第一封装材料填充器、放线装置、第二封装材料填充器、修整装置和烘干装置,形成连续生产线,制备智能接触线14;所述放线装置上卷绕大长度的智能传感线材,第一封装材料填充器内设有第一层封装材料,第二封装材料填充器内设有第二层封装材料。
一种高速铁路用智能接触线的制备系统,所述放线装置上设有矫正装置。
一种高速铁路用智能接触线的制备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铜及铜合金线材经接触线成品模拉拔后在在识别槽下方形成小沟槽;
然后经过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去除小沟槽中的杂质和油污;
所述第一封装材料填充器连续、定量地在小沟槽的底部释放第一层封装材料;
所述放线装置启动,智能传感线材随着放线装置的转动自然下落,所述矫正装置将智能传感线材无弯折、初步固定于第一层封装材料上表面中心处,且两者之间不产生水平方向应力和空隙;
所述第二封装材料填充器连续、定量地在智能传感线材上方释放第二层封装材料,将智能传感线材完全包裹;
最后经修整装置和烘干装置后制成智能接触线进入收线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7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寄生发电单元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分布式存储和检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