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硫共掺多孔碳包覆介孔VN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7286.6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0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大佐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24;H01G11/26;H01G11/34;H01G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硫共掺 多孔 碳包覆介孔 vn 超级 电容 器材 料及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一种氮硫共掺多孔碳包覆介孔VN超级电容器材料,特殊的结构高的比表面面积与丰富的孔隙结构,暴露了更多的活性反应位点,增加了VN与电介质的氧化还原反应界面,同时大尺寸的孔洞可以容纳更多的离子,缩短电子与电极内部的扩散距离,提供了丰富的电荷传输通道,氮硫掺杂不仅提高了碳基体的亲水性,掺杂的氮提高了多孔碳的赝电容与导电性能,掺杂的硫也提供了赝电容与更多的活性反应位点,碳基体不仅提供了优良的导电性能,同时包覆的方式有效的抑制了VN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逆氧化反应,从而增强了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从而使电极材料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氮硫共掺多孔碳包覆介孔VN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制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器具,笔记本、电子手环、智能手机、新能源交通工具等等,它们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密,而为了不时常面对电量不足的窘迫,各类的电化学储能设备,也在研究人员的研究下不断推陈出新,目前主流的电化学储能设备有传统的蓄电池、锂硫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其中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具有传统电池与电容的双重特性,以及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等性能,成为了非常具有潜力的新型电化学储能设备。
超级电容器按照储能机理不同主要可分为以碳材料为主的双电层电容器以及以金属氧化物、有机聚合物、金属氮化物等材料通过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储能的赝电容器其中金属氮化物主要有Fe2N、TiN、VN等,其中VN相较于金属氧化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同时也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比电容,因此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但是单一的VN由于孔隙结构通常非常小,不易承受大功率的充放电,库伦倍率较低,并且易发生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循环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通过多孔碳包覆的方式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硫共掺多孔碳包覆介孔VN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制法,解决了纯VN的循环稳定性较差以及库伦倍率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氮硫共掺多孔碳包覆介孔VN超级电容器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纤维素加入至NaOH/KSCN溶液中,润胀后抽滤,将润胀后的纤维素加入单口烧瓶中,加入丙烯腈,于30-40℃,反应2-8h,洗涤抽滤、真空干燥,得到氰乙基纤维素;
(2)向氰乙基纤维素与蒸馏水的混合乳液中加入NaOH,搅拌活化,再加入CS2,搅拌反应30-90min,洗涤、抽滤、真空干燥,得到黄原酸酯化氰乙基纤维素;
(3)将黄原酸酯化氰乙基纤维素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至高压反应釜内,进行水热碳化反应,冷却、洗涤、干燥后,将得到的碳前驱体与KOH研磨混合,然后置于气氛管式炉中,进行活化制孔,冷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氮硫共掺杂多孔碳材料;
(4)将氮硫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偏钒酸铵与草酸溶于蒸馏水中,超声分散,再加入水合肼溶液,将混合液转入聚四氟乙烯内胆中,于水热反应釜内,进行水热反应,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后,混合产物再于管式炉内,加热退火煅烧,得氮硫共掺多孔碳包覆介孔VN超级电容器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NaOH、KSCN与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00:0.5-1:10-12:2-8。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氰乙基纤维素、NaOH与CS2的质量比为100:2-5:10-2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碳前驱体与KOH的质量比为100:300-50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水热碳化反应的温度为180-200℃,时间为10-1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大佐,未经刘大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7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