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复合栓塞微球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7114.9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0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谢辉;王君箫;王华明;田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辉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34;A61K47/36;A61K4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捷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1 | 代理人: | 安利霞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复合 栓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复合栓塞微球,其由多层微球组成,所述多层复合栓塞微球由内到外依次为:PLGA核壳载药微球、包裹PLGA核壳载药微球的改性海藻酸钠微球、包裹改性海藻酸钠层的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包在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外的海藻酸钠层组成。通过多层载药及海藻酸钠的改性设计,制备的微球不仅可以长时间稳定均匀释药,实现整个栓塞周期内的有效化疗,而且可以负载不同的药物实现药物按顺序释放,降低毒副作用并实现药物协同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层复合栓塞微球。通过多层载药及海藻酸钠的改性设计,制备的微球不仅可以长时间稳定均匀释药,实现整个栓塞周期内的有效化疗,而且可以负载不同的药物实现药物按顺序释放,降低毒副作用并实现药物协同作用。
背景技术
肿瘤介入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非手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介入治疗方法在技术上融合了医学影像和临床治疗等多种学科,具有简便、安全、微创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已成为肿瘤介入治疗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微球和不规则的栓塞颗粒相比,具有更好的栓塞效果,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栓塞剂。肿瘤组织在栓塞后易生成新的侧枝循环,需要二次或多次栓塞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而非降解的微球影响二次栓塞的治疗。理想的可生物降解的栓塞微球可以人为控制其降解时间降解后血管再通,可进行多次反复栓塞治疗,能在体内相关酶作用下逐渐降解,缓慢释放药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但目前已上市的可降解微球极少,研究比较成熟的可降解栓塞微球主要有海藻酸钠和明胶材料,其中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药物制剂辅料所需的稳定性、溶解性和安全性。其在体内逐渐降解为古罗糖醛酸和甘露糖醛酸,随尿液排出体外,是一种优异的可降解微球的基体材料,但已在临床应用的海藻酸钠微球存在载药量低,无药物缓释效果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188793.3及中国专利CN202010352195.1公开了改性海藻酸钠微球,引入磺酸基后,海藻酸钠载药量提高,使药物释放时间延长。但是另一方面,临床使用的海藻酸钠微球、PVA载药微球负载药物的机理是利用微球带负电的磺酸基团与药物中带正电NH4+的正负电相互作用载药和缓释,现有技术的微球可负载的药物多为带正电荷的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顺铂等,而对不含有NH4+的抗肿瘤药物,TKI类药物大多不含有正电NH4+,另外,目前临床载药是通过将药物溶解于生理盐水或无菌注射用水(pH5-7)中与微球混合载药,TKI类药物如吉非替尼在pH5-7中是非水溶性的,因此,如靶向TKI类药物实现缓释的栓塞微球鲜有报道。
专利CN 107715169 A公开了一种载含紫杉醇的PLGA纳米微球的海藻酸钠复合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载药PLGA微球采用乳化法制备,药物包封率低,且只负载一种药物。专利CN 102670611 B公开了一种含抗结核药物三联复方微球血管靶向栓塞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技术将三种药物溶液和载体溶液混合后采用高压静电液滴的方式,制得抗结核药物微球。该技术中药物与微球为物理混合,缓释时间短,且三种药物同时释放。而在肿瘤的治疗中,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同时降低药物的毒性反应,通常采用联合化疗的方法,但是联合化疗中不同药物的用药顺序对疗效有较大的影响,如《肿瘤联合化疗中喜树碱类药物用药顺序研究进展》和《我院2015—2016年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分析》中均提到了多种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顺序对疗效有很大影响。
现有微球技术大多只能负载一种药物,因此亟需一种具有可同时负载多种抗肿瘤药物、针对不同药物可控缓释速率不同,且可负载靶向TKI类的可控降解的靶向栓塞微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单一载药、不能顺序释放多种药物、药物缓释速度快、降解周期长等缺点,本发明通过微球复合缓释技术、多层微球复合技术、并辅以海藻酸钠改性技术制备一种多层双重复合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辉,未经谢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7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