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絮凝分离渗滤液浓缩液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7035.8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徐艺林;白宇昕;赵由才;王蕊;李昭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絮凝 分离 渗滤 浓缩 大分子 有机 污染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絮凝分离渗滤液浓缩液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渗滤液浓缩液的pH值调节为3.5‑4.5,之后加入复合有机絮凝剂;2)静置12‑24h,之后分离得到悬浮液;3)将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3.5‑4.5,之后加入无机絮凝剂;4)搅拌后静置,之后分离出沉淀物,该沉淀物即为絮凝分离后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高且难以去除、化学性质特殊等特点,通过采用多级组合絮凝的方法分离渗滤液浓缩液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能高效降低浓缩液的色度,对浓缩液中的有色基团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且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级组合絮凝分离渗滤液浓缩液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渗滤液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后产生的二次污染,具有污染物种类繁多、水量大、水质波动大且不呈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在大气、降水和垃圾自身降解等作用下,直接或间接地污染水体,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自然水体的利用。为保护自然环境,切实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是一项紧要任务。
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技术和物化处理技术。根据垃圾填埋场的年龄和腐殖化程度,可将渗滤液分为新鲜渗滤液和老龄渗滤液。由于生物处理依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因此主要适用于可生化性好的新鲜渗滤液,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而物化处理更加简单、高效,且适用于难以被生物降解的渗滤液,常用于预处理和深度处理过程。然而,目前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由于膜工序的原因,最终均会带来浓缩液的问题。
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浓缩液中具有很多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其有害物质含量高、腐殖酸含量大、黏度高等特性成为了阻碍垃圾渗滤液无害化处理的主要问题。浓缩液表观颜色为深黑色,呈碱性,为高浓度有机废液,氮磷含量高,碳氮比高,其中的金属元素和无机阴离子以K+、Na+、Cl-、SO42-离子为主,有机物种类以腐殖酸钠为主。
渗滤液浓缩液一般回灌到垃圾填埋场,但是长期回灌之后,对后续膜处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去除COD(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质,而只是将其浓缩,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絮凝分离渗滤液浓缩液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可实现对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去除。本发明在絮凝反应的基础上,将渗滤液浓缩液中的物质有效分离,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COD值,进而可将处理后的溶液进一步应用于生产生活。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组合絮凝分离渗滤液浓缩液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渗滤液浓缩液的pH值调节为3.5-4.5,之后加入复合有机絮凝剂;
2)静置12-24h,之后分离得到悬浮液;
3)将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3.5-4.5,之后加入无机絮凝剂;
4)搅拌后静置,之后分离出沉淀物,该沉淀物即为絮凝分离后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
优选地,絮凝过程在反应装置中进行,反应装置包括烧杯、电动搅拌器等,最终完成絮凝沉淀分离。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渗滤液浓缩液为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纳滤浓缩液。
进一步地,步骤1)及步骤3)中,利用硫酸溶液调节pH值。
进一步地,所述的硫酸溶液的浓度为0.2-1.4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7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