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提琴撑脚装置及方便调节撑脚的大提琴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6894.5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睿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G5/00 | 分类号: | G10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孙艾明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提琴 装置 方便 调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提琴撑脚装置及方便调节撑脚的大提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为一端敞开的筒状结构,其封闭端为半球形结构且用于与地面相抵;第二支撑杆,一端可滑动地由第一支撑杆的敞开端穿入到第一支撑杆内,其外径与第一支撑杆的内径相适应;锁止机构,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且用于与第二支撑杆配合,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对锁止固定;第一连接套,一端与大提琴底部连接,另一端为敞开结构且与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本方案结构紧凑、实施可靠且支撑调节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乐器辅助支撑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大提琴撑脚装置及方便调节撑脚的大提琴。
背景技术
大提琴作为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其音色浑厚丰满,擅长演奏抒情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同时,其也参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然而由于大提琴体积比较大,而不同演奏者的身高均有所差异,因此,当演奏者进行使用大提琴时,常常需要对其底部的支撑结构进行调整,以调整大提琴演奏时的高度和适应演奏者演奏时的坐姿,但现有的大提琴支撑装置大多与地面接触不牢固,导致其容易滑动,给演奏者的演奏带来不便,甚至容易造成演奏失误。
虽然现在有一些针对大提琴撑脚的装置,但是,其大多存在调节不便利、结构配合臃肿且外露,使得其应用时,一方面调节困难,另一方面极大影响了大提琴整体的外观美感,令演奏者感到困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实施可靠且支撑调节便利的大提琴撑脚装置及方便调节撑脚的大提琴。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提琴撑脚装置,与大提琴底部连接且用于支撑大提琴,其包括:
第一支撑杆,为一端敞开的筒状结构,其封闭端为半球形结构且用于与地面相抵;
第二支撑杆,一端可滑动地由第一支撑杆的敞开端穿入到第一支撑杆内,其外径与第一支撑杆的内径相适应;
锁止机构,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且用于与第二支撑杆配合,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对锁止固定;
第一连接套,一端与大提琴底部连接,另一端为敞开结构且与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
防滑套,为弹性材料成型的管状结构,其一端为敞开结构,其封闭端设有第一半球形部;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封闭端设有与防滑套管状结构内轮廓相适应的套接部,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第一支撑杆的套接部上,所述防滑套与第一支撑杆套接配合的过渡部分为平滑过渡。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大提琴的底部对应设有与第一连接套的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孔,且通过第一螺孔与第一连接套的第一外螺纹螺纹固定连接,将第一连接套固定在大提琴底部。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套为一端敞开的筒状结构,所述的第一外螺纹为设置在第一连接套的封闭端外壁上,第一连接套内还设有连接弹簧和挡板,该连接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套的封闭端固定,其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当连接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挡板远离连接弹簧的端面与第一连接套的敞开端相平;
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端末设有筒状结构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卡接设置有一U形弹片,U形弹片一侧设置有末端呈球形结构的约束柱,安装槽对应约束柱设有供其从第二支撑杆侧面穿出的第一穿置孔,U形弹片设有约束柱的一侧还连接有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位于约束柱远离第二支撑杆另一端端末的一侧,安装槽还对应连接柱设有供其从第二支撑杆侧面穿出的第二穿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68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