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挡无死点的电子旋钮换挡机构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6715.8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关斌;芶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02;F16H63/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万建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死点 电子 旋钮 机构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无死点的电子旋钮换挡机构总成,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内固定安装有主控板,主控板上安装有旋转霍尔元件;所述上壳内固定安装有支座体,所述支座体内固定安装有挡位块,所述挡位块内侧设置有挡位齿形,所述支座体内还转动安装有感应轮,所述感应轮的外侧具有外齿,所述感应轮正对旋转霍尔元件固定安装有永磁体;所述支座体内转动安装有挡位轮,所述挡位轮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齿,所述挡位轮的外齿和感应轮的外齿啮合,所述挡位轮的两端设置有顶针盲孔,所述顶针盲孔内安装有顶针弹簧和顶针,所述顶针与挡位齿形配合,所述旋钮穿过上壳通过储力机构带动挡位轮转动。本发明具有减少机构报错的几率,提高驾驶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换挡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挡无死点的电子旋钮换挡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飞速发展,现今汽车上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控制系统替代原有的机械控制单元,例如换挡器、执行器、驻车等等,这些电子机构也替换了以前体积硕大、笨重的机械机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操作越来越简单,使现今汽车快速向智能化推进。
在这些电子机构中,数换挡机构的变化最大、最广。
以前的换挡器受机械传动控制的限制,无论换挡器安装在哪里,如地板上、前仪表板支架上、方向盘下部的组合开关上等,均采用了挡杆操作形式。
现今电控单元的推广,以前都不敢想象的旋钮式换挡器诞生了。由于换挡方式简单,跟家里的风扇等采用旋钮操作的机构一样;换挡力轻巧,即使力气较小的女士都可以轻松驾驭,很快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产品了。
旋钮换挡器是通过换挡时,驾驶员转动旋钮,旋钮通过咬合齿形带动挡位轮旋转,在挡位轮上安装了顶针弹簧和顶针,在顶针对应支座体上设计了对应的换挡齿形,通过与顶针、顶针弹簧、挡位轮的配合使用,实现换挡手感。在挡位轮上设计有齿轮结构,挡位轮旋转时同时带动感应轮旋转,感应轮上同样设计了齿轮结构,这样安装在感应轮上的永磁体就会随感应轮一起旋转,永磁体旋转时会使磁场发生改变,在永磁体对应位置的主控板总成上布置了旋转霍尔元件,霍尔元件会去感应永磁体引起的磁场变化,并输出这个变化角度,实现换挡信号的输出。
如图1所示,由于采用较小的换挡力,约5N至8N,考虑到换挡噪音问题,换挡挡位块的齿形1齿尖高度就不大,挡位块均采用塑料材料制造。塑料材料在制造时,当出现尖点结构时,注塑时会自动产生圆角现象,也就是R圆角,考虑到换挡过程顺滑,这个R圆角也是需要存在的。换挡时,顶针在齿根2时开始爬坡,这个时候的换挡力等于爬坡阻力加上摩擦阻力,这个换挡力可以被感觉到;当顶针运动过程中,换挡力会越来越小,当运动到这个R圆角最高点时,换挡力就没有了,剩下的就是摩擦阻力,加之顶针弹簧4受压后力值较大,再加之材料之间会产生摩擦力,所以当施加的换挡力与换挡摩擦力接近时,顶针就会在齿形的尖点3停留、站住,形成换挡过程死点现象。当出现这个现象的时候,机构的中央处理器无法判别具体的挡位,会引起换挡挡位输出错误,引起中央处理器误判换挡挡位失效,从而引起汽车操控失效,严重的,引起交通事故。所以这个R圆角不能没有,做多大合适是现今挡位块齿形设计的一大难点。
如果有一个自动产生的沿换挡方向的推力,当顶针运动到齿形尖点,换挡爬坡角度结束,剩下的就只是摩擦力,摩檫力通常很小,这个自动产生的向前推的力只要比摩擦力大,可以继续推动顶针继续运动,就不会出现死点现象。
当换挡过程中出现换挡死点现象,换挡器上的微型中央处理器无法识别、判断旋转霍尔元件发送来的角度信号,就会断定挡位故障,并将故障信号发送给汽车,当汽车上的中央处理器接收到这个挡位故障信号时,就会做出相应的一系列不受驾驶员操控的整车自动控制,例如接管驾驶员的加速器(油门)操作权,同时发出整车故障信号闪烁灯光,打开应急车灯,然后实施紧急制动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6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