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油水分离器及其分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6232.8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光;杨英;付晓飞;尚德淼;刘松泽;王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E21B43/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油水 分离器 及其 分离 系统 | ||
1.一种井下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这种井下油水分离器包括分离腔、油流管路(11)、水流管路(12),分离腔的下端口为分离器进液口(31),分离器内设置多组隔板(32),各隔板(32)倾斜且平行设置,多组隔板(32)形成供油水混合液初步分离的缓冲空间;分离腔的顶部设置油流管路(11)、水流管路(12),多组隔板(32)位于油流管路(11)、水流管路(12)之间,各隔板(32)的高位侧与油流管路(11)对应,各隔板(32)的低位侧与水流管路(12)对应;
油流管路(11)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形成油流管路出口(112),油流管路(11)的内部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大截面段和小截面段,油流管路(11)的内表面涂有阻碍水流动的涂层;
水流管路(12)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形成水流管路出口(122),水流管路(12)的长度大于所述油流管路(11)的长度,水流管路(12)的内表面涂有阻碍油流动的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流管路(11)的下端高于水流管路(12)的下端;水流管路(12)与油流管路(11)并列设置,为油水混合液的二次分离提供驱动力;油流管路对油流的阻碍力小于水流管路,形成供油水分离后富油液体流动的过流通道;水流管路对水流的阻碍力小于油流管路,形成供油水分离后富水液体流动的过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流管路(11)沿直线向上延伸,油流管路(11)由多段大直径钢管和多段小直径钢管交替连接构成;水流管路(12)弯曲盘绕向上延伸,水流管路(12)由弯曲钢管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腔的下部为缓冲腔,分离器进液口(31)位于缓冲腔的下端,多组隔板(32)位于缓冲腔之上,油流管路(11)的下端和水流管路(12)的下端均与缓冲腔连通。
5.一种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井下油水分离器构成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包括顶部封隔器(6)、筛管(7)、隔离封隔器(8)和油水分离管柱;筛管(7)设置于油井套管内,筛管(7)与油井套管之间有环空,顶部封隔器(6)设置在筛管(7)的上端,顶部封隔器(6)将筛管上端与油井套管之间的环空封闭,隔离封隔器(8)设置在筛管(7)的中部,顶部封隔器(6)与隔离封隔器(8)之间为注水层(W),隔离封隔器(8)的下方为产液层(P);
油水分离管柱包括井下油水分离器(3)、插入密封装置(9)和油管(5),油管上端口连接井下油水分离器的分离器进液口(31),油管(5)向下伸入到筛管(7)中,油管(5)下端口与产液层(P)相对应,插入密封装置(9)通过油管(5)连接在井下油水分离器(3)的下方,插入密封装置(9)位于筛管(7)中且与隔离封隔器(88)密封插接配合;水流管路出口(122)与注水层(W)连通;油流管路出口(112)连通到地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器的上方设有上部罐装泵(1),井下油水分离器与插入密封装置(9)之间设有下部罐装泵(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罐装泵(1)与所述井下油水分离器(3)之间设有封隔器(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密封装置(9)的下端连接带孔管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内形成有产出液流入通道(A)、富油液体举升通道(B)和低含油液体回注通道(C);产出液流入通道(A)将分离器进液口(31)与产液层(P)连通;富油液体举升通道(B)将油流管路的下端与地表连通;低含油液体回注通道(C)将水流管路(12)的上端与注水层(W)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下油水分离器的上方通过管柱串接一个或多个井下油水分离器,对富油液体逐步进行油水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62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音器及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升降车板的组合式双向止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