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类异质多热源共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5639.9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奉仲;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8D2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类 异质多 热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类异质多热源共蓄装置,包括,壳体内部设置若干相变区域,每个相变区域填充相变材料;每个相变区域构成各自的蓄热单元;蓄热管,每个蓄热单元的相变区域设置一个蓄热管;释热管,按照先低温区域后高温区域依次穿过各个蓄热单元的相变区域;或,每个相变区域设置一个释热管,相邻相变区域的释热管位于壳体外侧的部分相互连接或相邻相变区域的释热管单独存在。蓄热管将热源的热量传递给相变材料,不同相变区域的蓄热管可以连接不同的热源,实现了多热源共蓄,释热管穿过若干相变区域,释热管可以同时对不同区域的相变材料进行换热,利用不同的热源进行蓄热,可以满足热量的供应稳定性,利于适应不同热源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同温度不同热源的存储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类异质多热源共蓄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能源形式的革新及能源技术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旨在大幅降低供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人们开始探寻新的耗能方式,现在单一能源开发和利用逐步朝着多能互补、多源供热的方向发展。多能源组合既可以增加清洁能源利用率,又可以互相弥补不同能源间的缺点,通过能源合理配置,多种能源协同供热能,互补供暖是解决新建或者改扩建系统供热能力不足的重要方法之一,更是实现清洁供应热能、低碳甚至零碳供暖的重要方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将多种能源按照相关比例进行合理的组合,即可得到较高的资源使用比重,从而可收获经济性效益。
热储能技术是解决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和以余热为代表的余热资源间断不连续、波动性大、供需时间与空间不匹配等问题的关键。蓄热技术根据热量储存形式包括显热蓄热、热化学蓄热等。显热与热化学蓄热技术,具有蓄热密度小、蓄放热过程温度波动大,热负荷不太稳定等缺点。并且,发明人发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般都是非集中供热的形式,现阶段主要以燃煤为主,兼有其他形式的热源,并且对不同热源的热能的利用率较低,不能满足稳定的热利用温度范围,更不能实现碳减排的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类异质多热源共蓄装置。实现多种类热源、多温度能级热源的共装置蓄热,并且减少了热量损失和热量的能级损失。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异类异质多热源共蓄装置,包括,
壳体,内部设置若干相变区域,每个相变区域填充相变材料;每个相变材料对应于不同的温度等级,每个相变区域构成各自的蓄热单元;
蓄热管,每个蓄热单元的相变区域设置多个蓄热管,相邻蓄热单元的蓄热管并联单独存在;
释热管,按照先低温区域后高温区域依次穿过各个蓄热单元的相变区域;
或,每个相变区域设置一个释热管,相邻相变区域的释热管位于壳体外侧的部分相互连接或相邻相变区域的释热管单独存在。
相变区域为填充相变材料的区域。蓄热管将热源的热量传递给相变材料,不同相变区域的蓄热管连接不同的热源,实现了多热源共蓄,当释热管穿过若干相变区域,释热管可以同时对不同区域的相变材料进行换热,利用不同的热源进行换热,可以满足热量的供应稳定性。如果单一的热源可以足够供应,则可以考虑释热管穿过单一的相变区域。
不同的热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各种余热等形成的热源。可以实现异类异质多热源共蓄。多温度范围内的热能稳定供应。实现农村地区的供暖,实现零煤耗供暖。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56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