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包覆带缺陷在线检测及标记装置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5591.1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孟琳;郭庆亮;郭永军;王潇扬;候淘;谷永星;王荣社;马建超;李超;李振鹏;张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包覆带 缺陷 在线 检测 标记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缺陷识别及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梯包覆带缺陷在线检测及标记装置与系统,包括一种电梯包覆带缺陷在线检测及标记系统,所述检测及标记系统应用于所述检测及标记装置上,所述系统具体包括:漏磁检测单元,用于生成包覆带内部缺陷信号;视觉检测单元,用于生成包覆带表面缺陷信号;带速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包覆带的运动速度;信息整合单元,用于融合漏磁检测单元、视觉检测单元以及带速测量单元获取的数据;标记动作执行单元,用于基于信息整合单元融合的数据生成标记指令。本发明提供一种将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技术相结合的包覆带缺陷检测系统与方法,对包覆带进行内外兼顾的全面检测,检测全面且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缺陷识别及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包覆带缺陷在线检测及标记装置与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包覆带作为新兴的电梯曳引装置,以其轻量性,舒适性等优点逐渐开始广泛应用,受到广大电梯厂家的青睐。因其服务于特种设备,包覆带的安全性关乎到用户的生命安全,故对其安全状态的评估极为重要。视觉检测方法作为一种效率高,可靠性高的缺陷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包覆带,达到安全检测及评估的目的。
针对的包覆带的检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电梯类设备多数采用钢丝绳作为曳引装置,而对包覆带的检测技术缺少专门性研究,因此急需对其检测方法作以研究。包覆带分内承载体和外包覆层两部分。外包覆层的缺陷,常用人为观察检测缺陷的方法,而此方法无法检测到内承载体的缺陷;而针对内承载层,检测人员采用漏磁检测设备,但目前还需要人为在现场调试后才投入检测。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针对包覆带,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可以高效地解决其安全检测问题。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学习方法是一种智能方法,其基于对数据特征进行提取,根据数据特征对决策过程进行影响的方法。
基于以上存在的现有问题,有必要提出针对包覆带更加智能且全面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将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技术相结合的包覆带缺陷检测系统与方法,对包覆带进行内外兼顾的全面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包覆带缺陷在线检测及标记装置与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包覆带缺陷在线检测及标记装置,所述标记装置具体包括:
壳体,用于承放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测速组件以及标记组件;所述壳体两侧设有开关磁座;
第一检测组件,用于采集漏磁信号,并基于漏磁信号确认包覆带内部缺陷;
第二检测组件,用于获取图像信号,并基于图像信号确认包覆带表面缺陷;
测速组件,用于获取包覆带运动速度;以及
标记组件,用于标记包覆带缺陷。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具体包括:
至少一组传感器组框架和漏磁传感器;以及
与所述传感器组框架相连的伸缩杆机构,所述伸缩杆机构远离传感器组框架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相连。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具体包括:
安装在壳体上的光源设备;以及
对称设置在所述光源设备两侧的摄像头。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标记组件具体包括:
辊轮架;
安装在所述辊轮架上的标记辊轮;以及
与所述壳体相连的直线电机,用于带动辊轮架上下平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未经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5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