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隔音汽车玻璃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5556.X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欣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17/06;B32B3/08;B32B17/00;B32B9/00;B32B9/04;C03C3/087;C03C17/34;C03C2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214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隔音 汽车玻璃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隔音汽车玻璃,包括内玻璃层、外玻璃层以及隔音玻璃层,所述内玻璃层、外玻璃层和隔音玻璃层从内至外层叠分布,所述隔音玻璃层与外玻璃层、内玻璃层之间分别形成密闭的上真空层和下真空层,所述隔音玻璃层与外玻璃层、内玻璃层之间的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所述外玻璃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的钢化玻璃基板、隔热层、防紫外线层、红外线反射层和保护层。本发明通过在采用内玻璃层、隔音玻璃层和外玻璃层三层堆叠结构的设计,利用真空层、吸音层以及隔音层,最大程度对外界的声音进行隔离,且外玻璃层表面镀有隔热层、防紫外线层和红外线反射层,有效起到隔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热隔音汽车玻璃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国民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玻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节能及舒适性也有更高需求,因此,在不断提高安全性的基础之上,不断追求多用途的新汽车玻璃品种已经成为其重点研究开发方向。给汽车玻璃赋予新的功能价值,也已经成为创新的热点。纵观国内外,汽车玻璃的发展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其一是功能化的汽车玻璃,其二就是增强安全性能的汽车玻璃。汽车玻璃向更安全和更强功能化方向发展是汽车玻璃性能的发展方向。
汽车玻璃在加热炉内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然后将玻璃迅速送入不同冷却强度的风栅中,对玻璃进行不均匀冷却,使玻璃主视区与周边区产生不同的应力,周边区处于风栅的强风位置,进行全钢化,此位置碎片好,钢化强度高,主视区处于风栅弱冷位置,碎片大、钢化强度低,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玻璃就是区域钢化玻璃。汽车玻璃是汽车车身附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起到防护作用。汽车玻璃主要有以下三类: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能承受较强的冲击力;汽车玻璃按所在的位置分为:前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挡风玻璃和天窗玻璃四种。前挡风玻璃国家强制规定必须是夹层玻璃,(一些低廉的农用车前挡仍是钢化玻璃或区域钢化玻璃)侧窗玻璃是钢化玻璃,后挡风玻璃一般是带电加热丝的钢化玻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全球由于温室效应,有不断变暖的趋势,世界各地频繁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而采用空调制冷成为大势所趋,然而能源是有限的,如何更好的隔热,利用好能源,开发新型的具有高效隔热、隔音的玻璃,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目前,市场中现有的汽车玻璃在实际使用时的隔热效果不足,路面上的高温能够透过玻璃渗透进车内,造成车内温度较高,且玻璃被紫外线烤晒会发生老化变形,导致汽车风挡玻璃寿命缩短,同时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风噪和胎噪较大,容易透过玻璃进入车内,影响车内的舒适度。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隔音汽车玻璃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音以及热量渗透入车内带来的舒适度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隔音汽车玻璃,包括内玻璃层、外玻璃层以及隔音玻璃层,所述内玻璃层、外玻璃层和隔音玻璃层从内至外层叠分布,所述隔音玻璃层与外玻璃层、内玻璃层之间分别形成密闭的上真空层和下真空层,所述隔音玻璃层与外玻璃层、内玻璃层之间的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所述外玻璃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的钢化玻璃基板、隔热层、防紫外线层、红外线反射层和保护层,所述内玻璃层包括由内至外分布的普通玻璃基板、吸音层和保护层,所述隔音玻璃层包括多孔玻璃基板以及分布在多孔玻璃基板两侧表面的隔音膜层和吸音层。
所述密封垫圈的厚度为0.2-0.8mm,所述密封垫圈的表面设有高分子树脂凝胶层,所述密封垫圈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切割制成,所述密封垫圈为铝合金、镁铝合金或锌合金中的一种。
所述隔音玻璃层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分别与外玻璃层和内玻璃层采用热熔的方式固定连接呈一体状。
所述隔热层为气凝胶分子镀膜层,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80-130nm,所述保护层为氟掺杂的氧化锡膜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20-14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欣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欣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55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