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膜轴承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5517.X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贺敦军;周景如;邬香;刘斌;张暾;高歌;谭欧;何璋;徐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00 | 分类号: | B21B3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博 |
地址: | 40125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膜 轴承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膜轴承及其检测方法,其中,油膜轴承检测方法执行如下步骤:S1、将待拆支承辊吊至拆装平台进行回油处理;S2、打开端盖组件;S3、观察设置在支承辊端面上的定位部是否到达预定位置以判断油膜轴承内观察孔方位,若定位部没有到位,则旋转支承部使定位部到达预定位置;S4、拆除支承辊后从油膜轴承内部锥套上对应衬套需检查位置开设的观察孔观察衬套工作面情况。本方案中能够按照步骤S1‑S4快速实现油膜轴承内衬套的检查,回装过程也只需正常回装支承辊、端盖组件等,解决了传统油膜轴承必须解体检查才能检查油膜轴承工作面的难题,提高了油膜轴承检查效率,能有效避免具有故障的油膜轴承上线使用造成较长停机、烧损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检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膜轴承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热连轧轧机油膜轴承由衬套、锥套等组成,衬套和锥套安装于轴承座内,轴承座端部设置轴承箱、推力轴承等,日常维护中检查锥衬套时必须拆除轴承箱等,之后解体轴承座后吊出锥套,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回装,整个过程耗时较长且劳动强度大。且拆装支承辊时装配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油膜轴承存在的缺陷。衬套巴氏合金融化,将造成油膜轴承烧损,导致在线更换支承辊耗时较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膜轴承及其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衬套检查时操作复杂、耗时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膜轴承检测方法,执行如下步骤:
S1、将待拆支承辊吊至拆装平台进行回油处理;
S2、打开端盖组件;
S3、观察设置在支承辊端面上的定位部是否到达预定位置以判断油膜轴承内观察孔方位,若定位部没有到位,则旋转支承辊使定位部到达预定位置;
S4、拆除支承辊后从油膜轴承内部锥套上对应衬套需检查位置开设的观察孔观察衬套工作面情况。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观察定位部是否到位时,根据两个定位部之间的差异标记以判断观察孔和两个定位部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两个定位部和观察孔之间的位置关系就近旋转支承辊。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若检查衬套无需更换时,回装支承辊和端盖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膜轴承,包括:沿着同一轴线依次设置的轴承座、轴承箱以及端盖组件,轴承座和轴承箱固定,轴承箱和端盖组件固定,轴承座向内依次设置有衬套和锥套,衬套和轴承座固定,轴承箱内设置推力轴承,推力轴承和锥套之间设置有压环组件,所述锥套上对应衬套需检查位置开设有观察孔。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孔对应衬套中部以及衬套靠近端部位置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孔设置有两组,两组观察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锥套内配合有支承辊,支承辊伸入油膜轴承的一端端面上对应观察孔设置有定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锥套内设置有用于和支承辊上键槽匹配的平键,轴承座远离端盖组件一端和支承辊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孔设置在平键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观察孔贯穿锥套侧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锥套设置平键的端面上开设有起吊孔,起吊孔和平键错位设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油膜轴承及其检测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55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较大铸件的自动化造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数据中心电池充放电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