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削液过滤出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5257.6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惺;陈伟;蔡进;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派斯克刀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12 | 分类号: | B01D25/12;B01D25/34;B01D25/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01231***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削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磨削液过滤出渣装置,包括压滤槽、进液管、出液管以及若干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括气压框以及对称设置在气压板两侧处的过滤框,气压框和过滤框均安装在压滤槽上,气压框与过滤框可拆卸连接,过滤框远离气压框的一侧上均密封安装有密封板,气压框内竖直设置有气囊,过滤框内竖直固定有过滤层,过滤层与过滤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气囊的侧壁、过滤层的侧壁、过滤框与气压框之间围成过滤腔,过滤腔与进液管连通;密封板、过滤层的侧壁与过滤框围成出液腔,出液腔与出液管连通。本方案采用过滤层和气囊配合对磨削液进行过滤时,在气压的作用下对磨削液的切削效率高,且过滤层对磨削液过滤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削液过滤出渣装置。
背景技术
磨削加工作为一种传统的加工方法,磨削加工能够达到良好的加工效果,但磨削加工时使用的磨削液中的含渣量和磨削液的干净程度都会影响其加工效果。为了获得良好的加工效果则必须对重复使用的磨削液进行净化出渣处理。
传统的过滤方法主要使用有磁性分离器过滤、离心机过滤和纸带过滤等方法,磁性分离器过滤主要应用于铁磁性物质的分离,通过滚筒的磁力将磨削液中的铁磁性物质和磨屑分离出来,但该方法对于没有磁性的硬质合金材质无法使用;离心机过滤采用高速离心滚筒使固液分离,但是此方法过滤效果较慢且成本高昂,不太适合磨削加工这种大规模的连续分离;同时纸带式过滤机采用滤纸过滤,但此方法的耗材较多,滤纸不能重复使用,过滤的精度也比较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磨削液过滤出渣装置,以解决原有的离心机过滤存在的过滤效果较慢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磨削液过滤出渣装置,包括压滤槽、进液管、出液管以及若干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括气压框以及对称设置在气压板两侧处的过滤框,气压框和过滤框均安装在压滤槽上,气压框与两个过滤框均重合设置且贴合设置,气压框与过滤框可拆卸连接,过滤框远离气压框的一侧上均密封安装有密封板,气压框内竖直设置有气囊,气囊与气压框的内侧壁固定密封连接,过滤框内竖直固定有过滤层,过滤层为过滤布,过滤层与过滤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气囊的侧壁、过滤层的侧壁、过滤框与气压框之间围成过滤腔,过滤腔与进液管连通;密封板、过滤层的侧壁与过滤框围成出液腔,出液腔与出液管连通。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在对磨削液进行过滤时,先将两个过滤框的两侧与气压框的两侧紧密的贴合在一起,然后将两个过滤框与气压框固定,使得过滤腔处于密封状态;然后通过进液管向过滤腔内输送磨削液,待磨削液充满过滤腔后,暂停磨削液的输送;然后对气囊内进行充气,气囊膨胀,膨胀的气囊向过滤腔内挤压,使得过滤腔内的磨削液被挤压,磨削液在过滤层的过滤下,硬质合金材质等固体杂质被过滤层阻挡,过滤后的磨削液进入到出液腔内,出液腔内过滤后的磨削液通过出液管处被出液管收集。
当过滤腔内硬质合金材质等固体杂质会留存较多时,拆卸两个过滤框与气压框,使得过滤腔被打开,位于过滤腔内的硬质合金材质等固体杂质会自动落出,被保存在压滤槽内,也能让过滤层处恢复相应的过滤能力,进而可持续性的对磨削液进行过滤;同时在采用过滤层和气囊配合对磨削液进行过滤时,在气压的作用下对磨削液的切削效率高,且过滤层对磨削液过滤效果好。
进一步,还包括进气泵、进气总管和若干进气管,进气泵固定安装在压滤槽外,进气管分别与气囊连通并且固定连接,若干进气管均与进气总管连通并且固定连接,进气总管与进气泵连通并且固定连接。
在对过滤腔中的磨削液进行挤压过滤时,启动进气泵,进气泵向进气总管内鼓入空气,使得气流分别进入到若干进气管内,可同时让若干过滤单元中的气囊膨胀,能同时对所有在过滤腔内的磨削液进行挤压过滤,过滤的效率高。
进一步,密封板、过滤层和气囊的中心处水平贯穿有供进液管穿过的第一安装孔,密封板、过滤层和气囊的第一安装孔处均与进液管的侧壁滑动密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派斯克刀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派斯克刀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5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