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4692.7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炜杰;朱俊;王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B10/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到端 保护 信号 路由 管理 系统 | ||
1.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应用于分组光传送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传输设备,用于对一以太业务信号进行封装以及对接收到的封装后的所述以太业务信号进行解封装,每个所述传输设备包括一业务接入卡和两第一混合线路卡,且每个所述传输设备中预先配置有一第一业务数据模型;
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将所述业务接入卡与两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配置为一第一业务对象,且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配置有两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之间的保护路由,所述保护路由中配置有两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之间的保护关系;
两转发设备,用于接收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封装后的所述以太业务信号并进行标签交换后转发至另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每个所述转发设备包括两第二混合线路卡,且每个所述转发设备中预先配置有一第二业务数据模型;
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模型中,将两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配置为进行标签交换的一第二业务对象;
路由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传输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所述路由管理模块用于调用所述保护路由,并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模型配置所述第一业务对象之间的信号连接,所述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交叉连接路由,以及所述第一业务对象与所述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子网连接路由形成一主用路由和一备用路由;
两所述传输设备之间通过所述主用路由和所述备用路由实现所述以太业务信号在所述分组光传送网中进行端对端传输的端到端保护;
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包括:
矩阵流域片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对象,所述第一业务对象包括作为所述矩阵流域片段的A端的所述业务接入卡的一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以太信号端口,以及作为所述矩阵流域片段的Z端的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的一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封装在所述分组光传送网的伪线中的一第二以太信号端口;
传输保护组,用于表示所述保护路由,所述传输保护组包括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伪线信号端口,以及另一个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二伪线信号端口;
所述传输保护组中,将所述第一伪线信号端口配置为主用端口以及将所述第二伪线信号端口配置备用端口形成所述保护关系,所述第一伪线信号端口和所述第二伪线信号端口之间信号连接形成所述保护路由;
所述第二以太信号端口为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且封装在伪线中的以太网信号连接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模型中,所述第二业务对象包括作为所述交叉连接路由的A端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伪线信号端口,以及作为所述交叉连接路由的Z端的另一个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的一第四伪线信号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还配置有所述端对端传输的一第三业务对象,所述第三业务对象包括进行所述端对端传输的两所述传输设备的所述业务接入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业务对象通过一流域片段表示,所述流域片段的A端为其中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的所述业务接入卡的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以太信号端口,所述流域片段的Z端为另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的所述业务接入卡的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四以太信号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未经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6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