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锻件残余应力的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3632.3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徐超;房鑫;刘伟;蒋新亮;沈国劬;余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78 | 分类号: | C21D1/78;C21D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锡军;杨冬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锻件 残余 应力 热处理 方法 | ||
1.降低锻件残余应力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40~80℃/h的升温速度将锻件加热至中保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40~80℃/h的升温速度将锻件继续加热至AC3+(40~100)℃,保温一段时间;接着将锻件炉冷降温至AC3+(10~60)℃,保温一段时间;再利用淬火介质进行淬火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锻件残余应力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小于或者等于60℃/h的降温速度将锻件降温至AC3+(10~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锻件残余应力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锻件公称厚度与锻件在中保温度的保温时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50mm/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锻件残余应力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锻件公称厚度与锻件在AC3+(40~100)℃的保温时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0mm/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锻件残余应力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锻件公称厚度与锻件在AC3+(10~60)℃的保温时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30mm/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锻件残余应力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淬火冷却为水冷或油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锻件残余应力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锻件为中合金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6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