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553B总线RT端子地址查找表在轨监测及维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3602.2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8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经松;王晶;于海心;杨俊春;徐笑昂;董晓刚;李晓锋;魏高乐;张丹瑶;陈尧;王建花;李化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G06F12/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程何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553 总线 rt 端子 地址 查找 监测 维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1553B总线RT端子地址查找表在轨监测及维护方法,提供RT端子地址查找表在轨监测及维护机制,提高1553B总线运行可靠性,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系统可靠性设计,属于系统可靠性领域。本发明实现在轨航天器自主监测子地址查找表运行状态,若监测发生异常,首先执行在轨自主处理,若自主处理多次仍无效,将监测异常结果下传地面复核,在地面复核查找表或数据块发生异常后,为地面干预提供一键重置功能。此方法能有效提高航天器系统中1553B总线故障的在轨监测及快速修复能力,提高航天器系统长期在轨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553B总线RT端子地址查找表在轨监测及维护方法,提供RT端子地址查找表在轨监测及维护机制,提高1553B总线运行可靠性,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系统可靠性设计,属于系统可靠性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载人、深空探测、高轨、遥感等航天器系统广泛采用1553B总线搭建系统数据网络。基于1553B总线的航天器系统,RT端子地址查找表对于航天器数据通讯的正确性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恶劣的空间辐射环境,航天器在轨遭遇单粒子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子地址查找表或数据块区被打翻或永久损害,从而造成航天器系统中数据通讯持续错误继而引起系统故障,影响整个航天器任务乃至安全。如何应对单粒子事件导致的子地址查找表异常情况,有效解决1553B总线在轨运行可靠性成为系统设计所面临的一项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1553B总线RT端子地址查找表在轨监测及维护方法,有效解决空间辐射单粒子所引起的1553B总线在轨故障的监测与修复,实现在轨航天器自主监测子地址查找表运行状态,若监测发生异常,首先执行在轨自主处理,若自主处理多次仍无效,将监测异常结果下传地面复核,在地面复核查找表或数据块发生异常后,为地面干预提供一键重置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1553B总线RT端子地址查找表在轨监测及维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共享内存运行状态维护方式,定义共享内存维护状态字MemStatus,使用整型量的所有比特位状态表征共享内存空间的分配及使用状态,默认所有共享内存空间初始运行状态为空闲,进入步骤(2);
步骤(2),定义RT端消息初始化配置数据结构S1553RTMsgConf,数据结构包括子地址、收/发/广播标志、消息长度、消息结束中断标志,进入步骤(3);
步骤(3),根据RT端的1553B总线通信协议,确定消息初始化配置装订表MsgConfTable,进入步骤(4);
步骤(4),确定RT工作模式的1553B芯片初始化函数RtInit,基于步骤(1)确定的MemStatus以及步骤(3)确定的MsgConfTable进行1553B芯片RT模式初始化,实现芯片工作状态的设置以及子地址查找表的分配,进入步骤(5);
步骤(5),确定RT端子地址查找表有效性检测函数ChkLookup,遍历步骤(3)确定的MsgConfTable所有子地址,进行接收/发送/广播子地址查找表、子地址控制字的有效性检测操作,进入步骤(6);
步骤(6),启动时刻,执行软件变量与硬件接口初始化操作,进入步骤(7);
步骤(7),将子地址查找表检测无效累计计数变量cntChkInvalid清零,进入步骤(8);
步骤(8),调用1553B芯片初始化函数RtInit,完成总线芯片初始化,总线芯片进入RT工作状态,进入步骤(9);
步骤(9),周期调用RT端子地址查找表有效性检测函数ChkLookup,所有子地址查找表及子地址控制字均为期望值,则表明检测结果为有效,否则为无效;若检测结果有效,则将变量cntChkInvalid清零,重复步骤(9);若检测结果无效,则将变量cntChkInvalid累加,进入步骤(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