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RP条带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自锁式锚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3468.6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林;陈旭东;李梦婷;杨阳;张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楚思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2 | 代理人: | 杨万明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rp 条带 钢筋混凝土 锚固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FRP条带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自锁式锚固系统,该FRP条带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自锁式锚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通过锯齿形钢与自攻螺栓、FRP布、梁体、锯齿形凹槽的配合使用,通过锯齿形凹槽的内壁与梁体的底部均填充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FRP布沿着梁体长度方向顺着锯齿形凹槽纵向粘贴在梁体的底部,将锯齿形钢的凸出块插入相契合的锯齿形凹槽的内部,同时使FRP布位于锯齿形钢与梁体之间,通过将自攻螺栓自攻螺栓穿过锯齿形钢、FRP布与梁体连接形成一个自锁式锚固系统,从而达到了增强锚固的固定力,锚固的强度高,结构牢固,可有效防止FRP布与结构混凝土发生剥离破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FRP条带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自锁式锚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筋(FRP)在土木工程中的拉拔试验、加固工程和预应力结构等方向的应用中,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热固性,造成了FRP筋质脆、横向抗剪强度不足等缺点,但又因FRP筋具有抗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等优点,因此可以设计一种用于FRP筋的锚固装置来弥补材料的缺陷,提高FRP锚固的效率,让FRP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现有的锚固主要是粘结式锚具和夹持式锚固,但都因在夹具作用下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FRP条带受损,进而影响锚固效率,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设计进行一些改进和发展,在不影响FRP条带本身性质的前提下,提高锚固的效率。
目前,FRP布主要采用FRP压条锚固,通过粘贴与受力FRP布向垂直的FRP压条,以增加FRP布与混凝土的粘贴面积,这种锚固方式需要FRP压条量大,且FRP布最终主要破坏方式为FRP布与FRP压条剥离破坏,造成大量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氮掺杂碳量子点改性阻燃抗静电聚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FRP布主要采用FRP压条锚固,通过粘贴与受力FRP布向垂直的FRP压条,以增加FRP布与混凝土的粘贴面积,这种锚固方式需要FRP压条量大,且FRP布最终主要破坏方式为FRP布与FRP压条剥离破坏,造成大量材料浪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FRP条带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自锁式锚固系统,包括梁体,所述梁体的底部设置有FRP布,所述梁体的内部插接有锯齿形钢,且FRP布位于锯齿形钢与梁体之间,所述锯齿形钢的左、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自攻螺栓,且自攻螺栓的外表面与梁体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梁体的底部开设有与锯齿形钢大小相匹配的锯齿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锯齿形凹槽的内壁与梁体的底部均填充环氧树脂胶粘剂,所述FRP布通过环氧树脂粘剂沿着梁体长度方向顺着锯齿形凹槽纵向粘贴连接在梁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FRP布为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或玻璃与芳纶纤维混合编织成的。
优选的,所述锯齿形凹槽的宽度在20mm-100mm之间,且锯齿形凹槽的槽深度为10mm-20mm之间,所述锯齿形凹槽的宽度与FRP布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梁体的形状呈长方体,所述梁体的内部开设有与自攻螺栓大小相匹配的螺纹槽。
优选的,一种FRP条带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自锁式锚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锯齿形凹槽的内壁与梁体的底部均填充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FRP布沿着梁体长度方向顺着锯齿形凹槽纵向粘贴在梁体的底部;
S2:将锯齿形钢的凸出块插入相契合的锯齿形凹槽的内部,同时使FRP布位于锯齿形钢与梁体之间;
S3:通过将自攻螺栓自攻螺栓穿过锯齿形钢、FRP布与梁体连接形成一个自锁式锚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