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航空发动机起落、巡航服役过程的热循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3457.8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6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徽;吴萌萌;尚勇;张恒;裴延玲;李树索;宫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2 | 分类号: | G01N25/22;G01N31/12;G01K7/02;G0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天一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航空发动机 起落 巡航 服役 过程 循环 装置 | ||
1.一种模拟航空发动机起落、巡航服役过程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焰流发生装置、监控系统和控制器,所述移动装置上固定样品,所述焰流发生装置与样品正对,所述监控系统用于检测模拟实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所述移动装置和所述监控系统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起落、巡航服役过程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为四轴机器人,所述四轴机器人包括X轴轨道、Y轴轨道、Z轴轨道和R轴,所述X轴轨道、所述Y轴轨道和所述Z轴轨道之间相互垂直,所述R轴为一旋转轴,样品固定在所述R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起落、巡航服役过程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气升温装置,所述冷却气升温装置向样品的背面通冷却气,所述焰流发生装置位于样品的正面,所述冷却气升温装置包括冷却气管道和加热装置,所述冷却气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气源,所述冷却气管道的第二端朝向样品的背面,所述冷却气管道内安装有热电偶,所述加热装置固定于所述冷却气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起落、巡航服役过程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红外测温仪、K型热电偶、红外热成像仪和CCD相机,所述红外测温仪、所述K型热电偶、所述红外热成像仪和所述CCD相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红外测温仪用于检测样品正面温度,所述K型热电偶检测样品背面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起落、巡航服役过程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样品冷却装置,所述样品冷却装置对样品进行冷却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起落、巡航服役过程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焰流发生装置包括等离子体炬,所述等离子体炬的第一端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的端部设置有喷嘴,所述等离子体炬包括燃烧室、混气室、腐蚀物质供给装置,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等离子体炬的第二端,所述燃烧室上设置有工作气体注入口、电源阴极、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所述工作气体注入口用于将工作气体注入所述等离子体炬的燃烧室内,所述工作气体在所述电源阴极与所述第一阳极之间电离形成所述等离子火焰射流,所述第二阳极位于所述工作气体注入口靠近所述喷嘴的一侧,所述混气室位于所述燃烧室和所述喷管之间,所述混气室与所述喷管连通,所述混气室上设有压缩空气注入口,所述腐蚀介质供给装置包括液体注入口和送粉口,所述液体注入口设置于所述混气室与所述喷管的结合部,用于注入液体腐蚀介质,所述送粉口设置于所述喷嘴的出口处,用于注入固体颗粒腐蚀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起落、巡航服役过程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和第三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分别固定于所述燃烧室的外壁上,所述第三冷却通道固定于所述喷管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起落、巡航服役过程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样品通过单工位夹具固定于所述R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起落、巡航服役过程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样品通过多工位夹具固定于所述R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4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