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钢管连接用双密封复合密封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3199.3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贺忠臣;李运龙;康彩荣;肖锐;孟宪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众信绿色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2 | 分类号: | F16L21/02;F16L5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虹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钢管 连接 密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钢管连接用双密封复合密封套,包括不锈钢套、内密封圈、复合钢管、卡箍,其中不锈钢套包括外翻边、翻边端面、不锈钢套基体、滚槽,滚槽内适配套接所述内密封圈,且内密封圈体积大于滚槽体积,不锈钢套外适配插接于复合钢管端口,两个待连接的复合钢管端口外壁通过所述卡箍相连,卡箍包括外卡箍、卡箍内密封圈,卡箍内密封圈贴合连接于外翻边侧壁,本申请针对性设计不锈钢套和内密封圈,有效防护复合钢管端面,且具有多层密封性,连接处高强稳定,有效降低污染水质、管路漏水、缩短管路的使用寿命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钢管连接用双密封复合密封套。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饮用用水的质量,防止由于水长期腐蚀金属管件的内壁而导致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元素进入饮用用水,危害人体健康,金属复合输水用管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公称尺寸不小于DN50的增强不锈钢管(或内衬不锈钢复合管道或钢塑复合管)的连接一般采用沟槽卡箍连接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安全可靠,并且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然而,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或增强不锈钢管道是一种新型的复合钢管。直接采用传统的沟槽卡箍的连接方式无法杜绝其端面与输送介质水接触,其端面与输送介质水接触后,端面造成腐蚀,污染饮用用水,从而导致饮用水的卫生条件不合格,同时,腐蚀会造成漏水事故,大大缩短复合管道的使用寿命。其他金属复合管道采用沟槽连接时,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管连接用双密封复合密封套,针对性设计不锈钢套和内密封圈,有效防护复合钢管端面,且具有多层密封性,连接处高强稳定,有效降低污染水质、管路漏水、缩短管路的使用寿命问题。
一种复合钢管连接用双密封复合密封套,包括不锈钢套、内密封圈、复合钢管、卡箍,其中不锈钢套包括外翻边、翻边端面、不锈钢套基体、滚槽,滚槽内适配套接所述内密封圈,且内密封圈体积大于滚槽体积,不锈钢套外适配插接于复合钢管端口,两个待连接的复合钢管端口外壁通过所述卡箍相连,卡箍包括外卡箍、卡箍内密封圈,卡箍内密封圈贴合连接于外翻边侧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不锈钢套上的滚槽至少设有1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内密封圈的数量与滚槽数量一致,至少设有1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不锈钢套上的滚槽截面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内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与滚槽截面适配,选自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复合钢管端口外壁轧制有沟槽,沟槽与卡箍端沿适配卡接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外翻边由翻边端面向另一侧倾斜向下设置,外翻边为夹层结构,其中空的夹层内填充有吸水膨胀材料,外翻边上设有环形胶圈,外翻边非环形胶圈段开设有与其中空夹层相通的孔道。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复合密封套,针对性设计不锈钢套和内密封圈,有效防护复合钢管端面,避免了输送介质水与复合钢管端接触造成的电偶腐蚀和均匀腐蚀,且具有多层密封性,连接处高强稳定,有效降低污染水质、管路漏水、缩短管路的使用寿命问题。
2、本发明的钢管连接用复合密封套,实现了增强不锈钢钢管(或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或钢塑复合管)沟槽卡箍连接时端面防腐蚀密封的问题,通过密封套的结构,结合轧制沟槽的过程,形成全屏蔽双密封的复合密封结构,克服了以往的结构缺陷,确保了管内的流体只接触不锈钢层而不接触不锈钢复合钢管的端面,真正发挥不锈钢在流体输送上的卓越性能,在延长管件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了输送效率,确保输送安全,保证用水的卫生指标。同时,在安装使用时,更容易达到安装要求,不依赖安装水平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众信绿色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众信绿色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