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莓大棚智能监控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53127.9 | 申请日: | 202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8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庞俊兰;周小红;李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亩良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H04N5/225;H04N7/18;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千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0 | 代理人: | 郭士磊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莓 大棚 智能 监控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莓大棚智能监控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大棚、升温温控制组件、升温组件、监测组件、移动组件和通电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大棚内的温度,并且检测的温度无线发送至电路板内,检测的温度小于10°,所述风扇和加热片工作,输送高温气体至槽道内,并经过喷管喷至大棚内提高至指定的温度,所述风扇和加热片停止工作,并且温度传感器和图像识别摄像头在检测的过程中,弧形板沿着S型弧形架移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图像识别摄像头多点检测大棚,提高检测的准确,将升温、移动、监测结合在一起,减少监控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莓大棚监控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草莓大棚智能监控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城市11-2月温度会降到0零下,草莓低于0度就受伤了,而现有的监控采用定点监控,导致其监控的位置不变,而大棚的面积较大,定点监测则需要布置较多的监控设备,从而导致其监控的成本提升。
草莓大棚常见的病虫害有:
一、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初期在病叶发病中心处产生大小不等的病斑,随后叶背形成白色粉状物。病情严重时,除叶片外,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均能感病,造成叶缘萎缩、枯焦;幼果停止发育,甚至干枯;果实上形成白色粉状物,失去食用价值。更严重时导致全株死亡。
二、灰霉病:这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花器、果实、叶片。花器受害初期,在花萼上产生水渍状小点,后逐渐扩大危害子房和幼果,使幼果湿腐。果实受害后形成淡褐色病斑,并向果内发展,使果实湿腐,易脱落。湿度大时,可产生灰褐色霉状物;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
三、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尤以果实采收后严重。病叶初期产生暗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成2-5毫米大小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呈紫红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叶片病斑过多时会引起叶片干枯,大量发病会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植株抗病性降低。
四、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五、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果梗、叶柄也可发病。叶感病后先出现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椭圆形斑,圆斑中央为褐色,外围为紫褐色,边缘为紫红色,病健交界明显。后期病斑上可形成褐色小点,呈不规则轮纹排列。病斑融合在一起时,可使叶组织大片枯死。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组织呈“V”字形枯死。
六、芽枯病:又称立枯病,病株幼芽呈青枯状,叶和萼片形成褐色斑点,逐渐枯萎;叶柄和果柄基部变黑褐色,叶子失去生机,萎蔫下垂。急性发病时,草莓植株会猝倒,不加防治会很快蔓延,造成严重损失
七、炭疽病:主要危害匍匐茎和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和根茎。发病初期病斑为水渍状,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后病斑变为黑色,或中央黑色、边缘棕红色。叶片、匍匐茎上病斑相对规则整齐,匍匐茎及叶柄上的病斑可扩展成为环形圈,其上部萎蔫枯死。在相对湿度较高时,病斑部可见粉红色的胶状物(即分生孢子堆)。当全株出现枯萎时,在根茎横切面上可见自外向内的棕红色或褐色褐变,但其维管束仍不变色。
红蜘蛛为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草莓大棚智能监控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草莓大棚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大棚、升温温控制组件、升温组件、监测组件、移动组件和通电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亩良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亩良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1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变电站设备工作中安全提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