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线钻进被动转弯段与钻杆连接转换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2910.3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张广宇;高岗荣;王媛;刘冰;宋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20 | 分类号: | E21B17/20;E21B17/046;E21B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线 钻进 被动 转弯 钻杆 连接 转换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曲线钻进被动转弯段与钻杆连接转换接头,包括刚性连接组件和活动连接组件,所述刚性连接组件的端部与所述活动连接组件的端部铰接,所述活动连接组件沿与所述刚性连接组件的铰接处轴线相对转动。本发明,第一主孔和第二主孔内能够穿过传动轴,且能够为传动轴提供一定的轴向定位,使传动轴转动时更加稳定,并在第一活动筒和第二活动筒的配合作用下,能够进行一定的转向,从而满足曲线钻进时转弯段和钻杆之间的连接,并满足动力传递的需要;接头本体的端部开设有孔道,能够便于不同的线缆、管道和动力传递通过,且孔道之间相互隔离,能够避免不同的管道内的物质蹿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钻孔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曲线钻进被动转弯段与钻杆连接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在工程钻孔中,常见的钻杆为长直杆状,钻进方向一般为直线或大半径曲线,而涉及可控转弯钻进时,由于转弯段发生弯曲,传统的钻杆无法通过地面的钻孔动力向钻头传递,且钻孔设备与地面设备连接时,如电气线路、液体通道、旋转动力传动,就需要使用多层同心套管,在不同的夹层中传递不同的动力,其整体质量较大,长时间使用后,密封老化会产生泄露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不能满足转弯并传动转矩动力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连接,便于传递不同动力、结构简单的曲线钻进被动转弯段与钻杆连接转换接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曲线钻进被动转弯段与钻杆连接转换接头,包括刚性连接组件和活动连接组件,所述刚性连接组件的端部与所述活动连接组件的端部铰接,所述活动连接组件沿与所述刚性连接组件的铰接处轴线相对转动。
上述曲线钻进被动转弯段与钻杆连接转换接头,所述刚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活动筒、第二活动筒,所述刚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多孔接头和第二多孔接头,所述第一活动筒的第二端与第一多孔接头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筒的第一端与第二多孔接头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多孔接头的第二端与第二多孔接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上述曲线钻进被动转弯段与钻杆连接转换接头,所述第一活动筒和第二活动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活动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铰接耳。
上述曲线钻进被动转弯段与钻杆连接转换接头,所述第一多孔接头包括第一接头本体,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端部开设有第一主孔和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一主孔和第一辅助孔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主孔和第一辅助孔的端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端部开设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沿第一接头本体的轴向延伸并与第一卡槽的槽壁连通,所述第一接头本体远离连接头的一端两侧设置有第二铰接耳;所述第二铰接耳与第一活动筒一端的第一铰接轴铰接。
上述曲线钻进被动转弯段与钻杆连接转换接头,所述第二多孔接头包括第二接头本体,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端部开设有第二主孔和第二辅助孔,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端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固定孔的端部向第二卡槽方向延伸并与第二卡槽的槽壁连通,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第二活动筒一端的第一铰接耳铰接,所述第一多孔接头的连接头分别插入第二多孔接头的第二主孔内和第二辅助孔内。
上述曲线钻进被动转弯段与钻杆连接转换接头,所述第一多孔接头的第一主孔和第一辅助孔与所述第二多孔接头的第二主孔和第二辅助孔的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主孔处的连接头外径与所述第二主孔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辅助孔处的连接头外径与所述第二辅助孔的内径相匹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