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预防足部压力性损伤的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2850.5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苏天兰;杨文晴;罗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天兰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G7/057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张成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防 足部 压力 损伤 器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足部压力性损伤的器具,它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缠绕在足部外表面上,在软管内部设有充有气体的腔体结构,在软管的外侧壁间连接有软带,软管内部设有若干并排布置的空腔体,空腔体之间相互独立,空腔体内充有压缩空气,软管内设有充气管一和充气管二,充气管一和充气管二与空腔体间隔连通形成两组,分别交替向空腔体充气。本器具为足部PI预防装置,能有效避免足部PI的发生,提高足部PI预防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交替进行充放气的空腔体可以使得患者在任何体位下均保持足部悬空,其表面与患者接触面采用亲肤柔软的材料,并且可以贴合泡沫敷料,达到与皮肤接触的地方亲肤柔软交替受力,以保证患者不会发生压力性损伤,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预防足部压力性损伤的器具。
背景技术
足部是仅次于骶尾部的第二大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的高发部位,足部位于人体解剖位置的最下端,足部血液回到心脏不仅过程长,且需要足够的压力对抗重力,因此足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皮肤组织薄,发生PI后比其余部位的PI更难以愈合。足部PI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引起骨髓炎、下肢坏疽等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耗费大量的卫生资源。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老龄化趋势特别明显。国内家庭长期卧床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达20%~50%。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因缺乏医务人员持续的健康指导和治疗护理,较住院患者更易发生压疮。故而,早期积极预防足部PI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足部PI最理想的方法是确保足部不接触床面以避免所有压力,即保持足部处于“漂浮”状态。沿小腿垫枕头以抬高足部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但临床实践中往往不能将其足部固定保持在枕头上以抬离床面,躁动和意识障碍的人群更是难以做到,因此无法将足部有效抬离接触面是存在的最大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2019版《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对于足部有压力性损伤风险和(或)有1期、2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使用专门设计的足部悬空装置、枕头或泡沫垫悬置足部,是预防及处理足部PI有效的方法。指南提到在可行的情况下,对足部有压力性损伤高风险的患者可尽早使用预防性敷料,但尽管如此,仍需要抬高患者足部,不能单纯的依靠敷料来预防压疮。可见有效抬高减少足部受压,是预防足部PI的关键。
国内黎丕华等人做了关于交腿皮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患者悬挂下肢防足部压疮的应用研究,研究指出悬挂术肢法可避免足部受压而发生压疮,避免皮瓣血管吻合处受压和扭曲而影响移植的血供,同时抬高患肢,促进了静脉回流,减轻了组织水肿,利于消肿。但研究中并未表述如何有效的悬挂?如何将足部固定保持在悬空位置?如何在悬空足部的基础上增加患者的舒适性?这些都现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足部压力性损伤的器具,本器具根据人体足部特殊的解剖生理特征设计一种足部悬空支撑系统,用于足部压疮的预防,从“漂浮”足部、分散局部压力、不同的悬空装置材料等方面着手,提出了更为科学及舒适的足部PI预防装置,能有效避免足部PI的发生,提高足部PI预防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悬空支持系统(即交替进行充放气的空腔体)可以使患者在任何体位下保持足部悬空;悬空支持系统于患者接触面是亲肤柔软的材料,并且可以贴合泡沫敷料;悬空支持系统与皮肤接触的地方可以达到交替受力,以保证患者不会发生压力性损伤,有效的解决了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预防足部压力性损伤的器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预防足部压力性损伤的器具,它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缠绕在足部外表面上,在软管内部设有充有气体的腔体结构。
所述软管的外侧壁间连接有软带。
所述软管的内部设有若干并排布置的空腔体,所述空腔体之间相互独立,空腔体内充有压缩空气。
所述软管内设有充气管一和充气管二,所述充气管一和充气管二分别交替地与空腔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天兰,未经苏天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风浪双体甲板设备运输船
- 下一篇:一种实现力量训练的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