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流域水生态集成治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2780.3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豪;张亮亮;姜宇;张欣;吴辉明;陈琰;廖志浩;李延涵;李燎辉;刘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佰腾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9 | 代理人: | 胡丽华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05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流域 水生 集成 治理 系统 | ||
一种小流域水生态集成治理系统,包括水体、植物以及治理装置,所述植物包括沉水植物以及漂浮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种植于水体底部,所述漂浮植物分布于水体中部,所述治理装置漂浮于水体表面,所述治理装置包括垃圾清理系统、检测系统、移动系统、增氧系统以及修复系统,所述治理装置右端设置移动空腔,所述移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转向电机、螺旋桨、转向管以及驱动杆,通过修复液箱、修复水泵、撒料电机、喷枪、散料盘以及转动柱的设置,操作人员控制撒料电机转动带动撒料盘转动,从而通过撒料杆带动喷枪进行前后方向的转动,从而可以将修复液均匀的喷洒在水体内,从而便于对水体进行修复,治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流域水生态集成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公园等公共设施也逐渐完备,越来越多的小流域水体走进了居民的生活中,小流域水体也成为人们休闲与娱乐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大多数小流域水体是内部结构不合理,自净能力弱,管理措施不当,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体遭受污染,水质迅速恶化,景观效果大为降低,甚至会出现富营养化,蓝藻滋生,颜色黑浊,成为污水,极大地影响着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目前净化小流域水体的方法一般都是化学处理方法,即向被污染的水体中加入化学药剂对污染水体进行絮凝沉淀,然而这种方式只能够在水体中出现大面积污染时,才能够被发现,采取的措施有一定延后性,而不能够实时监测到湖水中的实时信息,便于及时采取措施,且其措施也比较单一,不能够很好的修复湖水的生态系统,也会对水体中其他生物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理效果好的小流域水生态集成治理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流域水生态集成治理系统,包括水体、植物以及治理装置,所述植物包括沉水植物以及漂浮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种植于水体底部,所述漂浮植物分布于水体中部,所述治理装置漂浮于水体表面,所述治理装置包括垃圾清理系统、检测系统、移动系统、增氧系统以及修复系统,所述治理装置右端设置移动空腔,所述移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转向电机、螺旋桨、转向管以及驱动杆,所述移动空腔底端设置转向孔,所述转向孔内转动设置转向管,所述转向管内转动设置驱动杆,所述转向管顶端伸入移动空腔内,所述转向管顶端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驱动杆连接,所述驱动杆底端设置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向管右侧侧壁设置驱动孔,所述驱动孔内转动设置传导杆,所述传导杆靠近驱动杆一端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导杆远离驱动杆一端设置螺旋桨,所述转向管侧壁上方与移动空腔对应位置设置转向齿轮,所述移动空腔顶端左侧设置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输出端设置传导齿轮,所述传导齿轮与转向齿轮相啮合,所述垃圾清理系统包括清理水泵、过滤网以及存储空腔,所述存储空腔设置在治理装置内部,所述治理装置左端与水体水面对应位置设置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右端与存储空腔连通,所述储存空腔右侧侧壁顶端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设置过滤网,所述治理装置右端与出水口对应位置设置清理水泵,所述清理水泵输入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治理装置内设置处理器以及物联网连接装置,所述处理器与物联网连接装置、清理水泵、驱动电机以及转向电机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实时检测水体污染情况,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电导率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浑浊度传感器以及PH传感器,所述电导率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浑浊度传感器以及PH传感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向水体内增氧,提升水体内的溶解氧,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增氧系统包括增氧机以及连接管,所述增氧机设置在治理装置顶端左侧,所述增氧机输出端设置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增氧机一端伸入储存空腔内,所述增氧机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伤用车内水路系统及机车
- 下一篇:一种纺织物丝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