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2619.6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劲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F24F6/00;F24F6/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丽莉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尘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具有一个腔室结构,壳体上设有分别与腔室结构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腔室结构中设有的除尘单元包括:布袋除尘组件,布袋除尘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且布袋除尘组件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体风道之间;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且风机组件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体风道之间;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且吸附组件位于风机组件和出气口之间。其中腔室结构中设有吸附组件,用于对布袋除尘组件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再次净化,从而提高了对空气净化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集尘器领域已经相对成熟,其中布袋除尘的方式,采用反向脉冲技术可以实现布袋除尘的自清洁,从而减少了布袋的更换使用。但是采用布袋除尘虽然高效,但是受制于布袋本身具有细微的网孔,当尘埃在风力的作用下,细小的尘埃还是可以从布袋上穿过,从而排放到空气中,现有的技术有采用旋风过滤或其他净化设备与集尘器的出气口连接,该是该种方式比较占地方,不利于空间较小的地方设置除尘装置;鉴于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布袋除尘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尘器,其中腔室结构中设有吸附组件,用于对布袋除尘组件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再次净化,从而提高了对空气净化的效率。
具体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尘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具有一个腔室结构,壳体上设有分别与腔室结构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腔室结构中设有的除尘单元包括:
布袋除尘组件,布袋除尘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且布袋除尘组件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体风道之间;
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且风机组件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体风道之间;
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且吸附组件位于风机组件和出气口之间。
工作时,风机组件工作,带有尘埃的气体通过进气口流入到腔室结构中,依次经过布袋除尘组件和吸附组件,最后从出气口排出。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构思在于:气体经过布袋除尘组件后已经较为洁净,通过在靠近出气口的位置设置吸附组件,能够有效地对气体进行吸附。其中,吸附组件可以采用活性炭层、海绵层和石棉层中的一种。
优选的,吸附组件包括:
支撑板,支撑板水平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且支撑板上竖直开设有安装口;
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口中,且安装座的上下两端贯通设有第一开口;
吸附部,吸附部固定在安装座的第一开口中。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提出了一种安装吸附部的具体方案,考虑到腔室结构中会有气流的存在,为了便于吸附部的稳定从而设置了支撑板和安装座,以此来提高整个吸附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吸附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为曲面。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用于提高吸附部的吸附面,从而提高了对空气中的尘埃的吸附效率。
优选的,吸附部为海绵构件。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海绵构件具有疏松的结构,具有吸附和透气效果;同时海绵构件的选择可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来选择不同疏松程度的海绵。
优选的,海绵构件沿水平方向的两端面贯通设有第二开口。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减少海绵构件的厚度,从而便于空气能够有效地透过海绵构件。
优选的,吸附组件和出气口之间设有滴管,滴管的进液端外接有供水装置,滴管的滴液孔朝向吸附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劲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劲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