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管径管道施工用定位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2070.0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7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飞;彭恒超;丁泽彦;郭俊航;颉鹏;王震;刘加炜;祁得鑫;费世雄;王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6 | 分类号: | F16L1/06;F16L1/09;B23K37/04;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知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4 | 代理人: | 杜文化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管径 管道 施工 定位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管径管道施工用定位支撑装置,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大口径管道施工时支撑对接不方便的问题。包括安装机构和调节机构,安装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板和两个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下方均设置有履带车,两个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对接机构,两个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锁紧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支撑板上开设有两个滑动孔,两个滑动孔内部均滑动设置有夹紧板,夹紧板上开设有升降槽,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上方固定有铰接杆,铰接杆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连杆,两个连杆与两个夹紧板铰接,升降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本发明可以方便的对大管径管道进行支撑和对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管径管道施工用定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管道输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供排水管线、天然气管线、煤气管线、集中供热管线输送系统的输送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输送压力、输送量也有相应的增加。大口径钢管、热固性管道、热塑性管道产品的出现解决了管道输送系统输送量小的瓶颈。为了加快工程施工速度,避免开挖地面带了的环境破坏,大口径管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大口径管道的承压和受力性能,满足安全使用需要,设计单位在对管道产品进行设计时,对于安全系数都留有较大的余量,管道和钢制管廊的成品壁厚随着设计强度及内部压力的增大而越来越厚,管道和钢制管廊的自身重量也越来越大,导致工程现场安装对接十分困难,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大管径管道施工用定位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大管径管道施工用定位支撑装置,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对大口径管道施工进行支撑对接。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管径管道施工用定位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板和两个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下方均设置有履带车,两个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对接机构,两个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锁紧机构,两个第二安装板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部均固定在对应位置的第一安装板端部,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支撑板上开设有两个滑动孔,两个滑动孔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夹紧板,且两个夹紧板相互对称,夹紧板上开设有升降槽,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上方固定有铰接杆,铰接杆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连杆,两个连杆分别与两个夹紧板铰接,升降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履带车移动,带动第二安装板移动到安装完成的大管径管道下方,锁紧机构对安装完成的大管径管道下方进行支撑、锁紧,之后将下一节大管径管道吊装到升降机构上,对接机构移动对未安装的大管径管道进行支撑,升降机构调节未安装的大管径管道的高度,第三液压缸带动铰接杆移动,铰接杆带动连杆移动,连杆带动夹紧板移动,夹紧板在滑动孔内部滑动,从而对未安装的大管径管道进行夹紧,从而与安装完成的大管径管道同轴心,之后,对接机构带动未安装的大管径管道移动,使其与安装完成的大管径管道对接,从而进行焊接安装。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和第二螺纹杆,升降电机固定在夹紧板的外侧,第二螺纹杆转动设置在升降槽的内部,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滑动设置在升降槽的内部,两个升降块的侧面分别铰接有支撑套杆,支撑套杆上设有橡胶缓冲垫,且两个支撑套杆位置交错,两个支撑套杆的端部分别铰接在对应位置的连杆上,升降电机和第二螺纹杆通过伞齿轮组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升降电机通过伞齿轮组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带动升降块移动,升降块带动支撑套杆移动,两个支撑套杆带动未安装的大管径管道升高。
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方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缸。
采用以上结构,第二液压缸带动对接机构移动,从而方便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