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运输用智能缓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0563.0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8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巫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智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81/05;B65D85/48;B65D2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丁彦峰 |
地址: | 3002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运输 智能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工程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运输用智能缓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用于支撑缓震的减震模块,所述减震模块滑动卡接有夹持模块一,且减震模块固定连接有夹持模块二,所述夹持模块一与夹持模块二的结构相同,所述夹持模块一包括侧框,所述侧框内侧面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顶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本发明中,通过放置杆开设有放置槽,可以将玻璃放置在放置槽内,通过调节机构使限位机构向下移动夹紧玻璃,包装较为简单,由于夹持模块一与夹持模块二的放置杆相互交错,可以拉开侧框,使夹持模块一与夹持模块二上的玻璃相互交错分开,便于搬运人员将玻璃取出,有利于运输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运输用智能缓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运输中,一些如玻璃、瓷砖等材料通过卡车等运输时,需要对玻璃等材料进行包装,保护玻璃等材料的边角等部位,避免在运输时造成磕碰,使得材料破损而无法使用的情况,在进行包装时,可以采用木制架进行包装,或者采用相关的智能缓震装置进行包装。
现有的木制架在包装时,需要将多个木杆通过铆钉等相互连接,使得木制架包装与拆卸都较为麻烦,而现有的智能缓震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将玻璃立着放置在一起,使得玻璃之间不存在空隙,这样在取出玻璃时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运输用智能缓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放置杆开设有放置槽,可以将玻璃放置在放置槽内,通过调节机构使限位机构向下移动夹紧玻璃,包装较为简单,由于夹持模块一与夹持模块二的放置杆相互交错,可以拉开侧框,使夹持模块一与夹持模块二上的玻璃相互交错分开,便于搬运人员将玻璃取出,有利于运输的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工程运输用智能缓震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缓震的减震模块,所述减震模块滑动卡接有夹持模块一,且减震模块固定连接有夹持模块二,所述夹持模块一与夹持模块二的结构相同,所述夹持模块一包括侧框,所述侧框内侧面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顶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侧框内侧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面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板底面固定连接的若干弹簧二,所述侧框背离夹持模块二一侧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连接杆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侧框位于夹持模块二一侧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放置杆,所述放置杆顶面开设有放置槽,可以将玻璃放置到放置槽内,通过调节机构可以使限位机构向下移动夹紧玻璃,包装较为简单,所述夹持模块一与夹持模块二的放置杆相互交错,可以拉开侧框,侧框可以带动放置槽内的玻璃远离夹持模块二移动,使夹持模块一与夹持模块二上的玻璃相互交错分开,便于搬运人员将玻璃取出,有利于运输的进行,同时弹簧二可以对玻璃的顶部进行缓冲,有利于增加缓冲效果,且缓震装置可以重复多次使用,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进一步在于:所述减震模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面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一侧与夹持模块一的侧框底面滑动连接,且支撑板顶面另一侧与夹持模块二的侧框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相对面均与相邻侧框侧面接触,两个所述侧板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可以对玻璃侧面进行缓冲,所述底座内底面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侧壁顶部连通有三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顶面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管内侧面滑动连接的活塞杆,且活塞杆顶面与支撑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位于底座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嘴,可以通过气嘴向充气管内充气,这样活塞杆可以对支撑板进行一定的缓冲,对玻璃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便于使用。
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侧板顶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型块,所述底座底面四个拐角对应矩型块均固定连接有L型块,可以将一个缓震装置的L型块套在另一个缓震装置的矩型块上,这样可以使两个缓震装置叠加放置,有利于缓震装置的运输,可以在底座底面上安装万向自锁轮,方便缓震装置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智运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智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0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区电网负荷预测方法
- 下一篇:关键信息提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