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发光装置及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0307.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0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民;王慧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路翔智联生态城市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9;G06V20/54;G06V20/40;G06V10/762;G06V10/74;G06V10/80;G06V10/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恪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3 | 代理人: | 陈兴强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交通 控制 方法 发光 装置 监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发光装置及监控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目标检测算法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中的车辆图像、行人图像;通过多帧融合得到道路图像,以及行人图像、车辆图像的像素点数与道路图像的像素点数的空间占道比参数;对单位时间内的道路车流量、人流量进行统计,得到交通流量参数;通过矢量运动与角点检测结合,计算全局矢量运动速度;利用聚类判别模型,识别当前交通的通行状态参数;并进行通行状态指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发光装置及监控装置。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前指引通行群体进行交通分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
本申请是2020年4月30日提交、发明名称为“智能交通指示发光装置、监控装置、系统及方法”申请号为202010367593.0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发光装置及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随之道路里程以及交通网络不断扩大,车辆数目迅速增长,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的生活。在城市交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交通流量的急速增加,在上下班高峰期以及节假日的交通拥堵成为了普遍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交通流进行预警、管控甚至诱导。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是对道路交通拥堵状况进行判别。
对于城市交通来说,其质量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交叉路口是否能够有效的运行,因为交叉路口是整个城市交通当中最为重要的集散点,也是很多城市之所以会形成交通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环节,因此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交叉路口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
此外,为了改善当前的道路情况加强对道路交通的监控以及管理,各个城市已经大规模的安装了道路监控摄像头。交通管理部门以及市民能够及时有效直观的获得当前道路的实时视频。获取的实时视频中包含大量的交通信息,这给当前道路交通拥堵状况的判别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道路监控视频系统不可避免的存在采集数据不准确以及丢失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系统故障或者本身检测的精度不够导致的,因此对丢失的交通流量进行修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发光装置及监控装置;该智能交通控制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分析当前道路的通行状态,该智能交通指示发光装置能够实时显示各个路口的拥堵状态,并且安装方便,智能交通指示系统实现了自动智能判断,其使用的道路拥堵判别方法则极大的改善了当前道路监控系统的不准确性,并且提供了有效的拥堵状况评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
S2:根据所述交通信息,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得到所述交通信息中的车辆图像、行人图像;通过多帧融合得到道路图像,通过行人图像、车辆图像的像素点数与道路图像的像素点数的比值得到空间占道比参数;
S3:根据所述空间占道比参数、所述目标检测算法结合虚拟检测线圈,对单位时间内的道路车流量、人流量进行统计,得到交通流量参数;
S4:通过矢量运动与角点检测结合,根据所述交通流量参数得到运动车辆和行人的关键特征点,得到全局矢量运动速度;
S5:通过所述全局矢量运动速度建立聚类判别模型,得到交通的通行状态参数;
S6:根据所述通行状态参数得到包括交通群体和交通群体的通行状态的路段指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路翔智联生态城市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路翔智联生态城市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0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