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抽真空一次性船体成型工艺及其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0186.0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6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毅良;张杰;王承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京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6 | 分类号: | B29C70/36;B29C70/54;B63B73/72;B29L31/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毅智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8 | 代理人: | 李乾龙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真空 一次性 船体 成型 工艺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钢抽真空一次性船体成型工艺及其成型装置,涉及造船技术领域。该玻璃钢抽真空一次性船体成型工艺,包括预备、铺整、压合抽真空以及注脂成型四个步骤。一种玻璃钢抽真空一次性船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压合机构、连通导流机构和驱动机构。该玻璃钢抽真空一次性船体成型工艺,采用压合密封的方式替代了传统工艺中使用胶带对真空薄膜边缘进行密封的方式,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缩短了工艺耗时,提升了成型作业整体的生产加工效率。该玻璃钢抽真空一次性船体成型装置,在玻璃钢抽真空船体成型的过程中使得树脂更加均匀快速地充满整个模具,提升成型效率的同时保障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钢抽真空一次性船体成型工艺及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钢抽真空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造船行业,目前所采用的玻璃钢抽真空船体成型工艺需要使用胶带对真空薄膜的边缘进行粘贴,使其内部保持密封,操作繁琐,致使生产加工效率低下,且缺乏对玻璃钢主材、尼龙脱模布、导流网以及真空薄膜的处理措施,玻璃钢主材、尼龙脱模布以及导流网覆盖不均匀,影响成品质量,真空薄膜与胶带粘接处留有褶皱,影响抽真空效率,而在玻璃钢抽真空成型工艺中使得装置大多功能单一,难以在繁琐复杂成型工艺中提升实际效率,向模具内注入树脂时,树脂充满模具的过程中流动较慢且不均匀,影响船体成型质量,实用性较差,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抽真空一次性船体成型工艺及其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钢抽真空一次性船体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预备:对船体成型所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再对船体成型所使用的玻璃钢主材、尼龙脱模布、导流网和真空薄膜进行清理,确保干净整洁,有效减轻其上可能粘附的灰尘杂质对后续船体成型作业质量造成的影响,对清理后的玻璃钢主材进行裁切,确保其与船体成型模具吻合;
铺整:将裁切后的玻璃钢主材铺设在模具内,再依次将清理后的尼龙脱模布和导流网覆盖其上,对三者进行定位调整,确保精准对齐,保证真空薄膜在作业中内部密封,确保在抽真空作业中各组材料整齐贴合,于模具边缘预留抽气嘴和进液嘴,再将清理后的真空薄膜覆盖于导流网上,于真空薄膜上开设两组开孔,确保抽气嘴和进液嘴分别穿过两组开孔,再进行定位调整,确保真空薄膜位于模具边缘处的部位没有褶皱;
压合抽真空:向预留的抽气嘴和进液嘴上套设软管,使用特制的压模部件以及气缸对铺设于模具上的真空薄膜进行挤压,真空薄膜受压模部件和模具的挤压,其与模具之间形成的腔体得到密封,再将抽气嘴上的软管套设于抽真空泵的输入端,使用密封器件将进液嘴上的软管密封,控制抽真空泵从真空薄膜与模具之间形成的腔体内抽空气;
注脂成型:将预制的树脂倒入容器内,再将进液嘴上的软管伸入容器内,打开进液嘴软管上的密封器件,抽真空泵通过进液嘴软管将预制树脂抽入真空薄膜与模具之间形成的腔体内,树脂通过导流网填充整个腔体,待充满整个腔体,关闭抽气嘴软管以及进液嘴软管上的密封器件,控制气缸将特制的压模部件从真空薄膜上升起,对模具内的成品进行脱模,将尼龙脱模布与成型后的玻璃钢船体分离,即得船体。
优选的,所述特制的压模部件外形和大小与模具吻合,密封器件为阀门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注塑成型步骤中树脂充满真空薄膜与模具之间形成的腔体后使用密封器件将抽气嘴以及进液嘴上的软管密封,控制抽真空泵停止,等待0.5h后再控制气缸升起。
一种玻璃钢抽真空一次性船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压合机构、连通导流机构和驱动机构,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成型模具,工作台的后侧固定安装有L形安装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京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京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0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梳棉机
- 下一篇:使用NFC做为按键的机械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