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黏土型超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9119.7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8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谢贤;李博琦;童雄;朱辉;胡尚军;陈桃;任明昊;黎洁;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40 | 分类号: | C01B33/4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谢丹丹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黏土 型超低 品位 硅藻土 提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黏土型超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方法,本发明通过选冶联合方法提纯硅藻土,将黏土型超低品位硅藻土破碎、磨矿,严格控制粒度,磨矿产品经四段擦洗得到粗精土,粗精土又经磁选、焙烧、浸出、洗涤、固液分离和干燥,最终得到硅藻土精矿,本发明采用四段擦洗,可以大大提高硅藻土的回收率,Ⅰ段超声擦洗和Ⅱ段擦洗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六偏磷酸钠,有助于黏土等杂质充分分散,使硅藻土擦洗的更干净,本发明工艺简单,既能将其提纯至一级硅藻土标准,也能保证回收率,避免资源浪费,大大提高了超低品位硅藻土资源综合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黏土型超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方法,属于硅藻土提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藻土是单细胞藻类遗骸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沉积矿化作用而形成的硅质沉积岩,化学成分主要为非晶型二氧化硅。其具有微孔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其孔隙率高、堆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导热系数低、吸附性强、活性好等诸多特性,是众多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功能性填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污水处理、道路沥青、建筑材料、农业、填料涂料、功能材料等领域。
硅藻土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一般分为一级土、二级土和三级土。我国硅藻土储量虽然丰富,但是优质硅藻土矿床较少,除吉林长白临江硅藻土矿床外,大多 数矿床为二、三级硅藻土,SiO2含量较低,提纯是硅藻土高附加值深加工的前提。天然产出的硅藻土矿通常是多种非金属矿物的集合体,除硅藻壳体外,还含有粘土矿物、石英、长石以及有机质等其它成分。这些成分与硅藻壳体相互夹杂、包裹,使硅藻土的提纯难度增加。正因为如此,提纯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硅藻土在高附加值领域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硅藻土的提纯的处理方法主要为擦洗、酸浸、焙烧、选择性紊凝、干法重力层析分离等方法。目前针对超低品位硅藻土还没有系统的提纯工艺,导致超低品位硅藻土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黏土型超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方法,本发明通过选冶联合方法提纯硅藻土,将黏土型超低品位硅藻土破碎、磨矿,严格控制粒度,磨矿产品经四段擦洗得到粗精土,粗精土又经磁选、焙烧、浸出、洗涤、固液分离和干燥,最终得到硅藻土精矿,获得了一级标准的硅藻土产品,大大提高了超低品位硅藻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黏土型超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超低品位硅藻土进行破碎、磨矿,磨矿浓度为40~50%,磨矿至产品粒度为-0.1mm,将磨矿后的矿浆进行过滤,得到滤渣;
(2)将步骤(1)的滤渣调浆后再进行超声擦洗,将超声擦洗后沉降的底渣作为尾矿,超声擦洗后的悬浮液再进行无超声擦洗,无超声擦洗后的底渣为硅藻土的粗精矿;
(3)将步骤(2)的硅藻土的粗精矿进行先弱磁后强磁方法除铁,得到非磁性物料,再将非磁性物料进行过滤、烘干,磁场强度和除铁工艺根据粗精土中铁的性质进行调整;
(4)将步骤(3)的非磁性物料进行焙烧,得到焙烧产物;
(5)将步骤(4)的焙烧产物进行硫酸浸出,得到的浸渣依次经洗涤、固液分离、干燥后为硅藻土精矿。
步骤(2)的超声擦洗在硅藻土超声擦洗机中进行,在硅藻土超声擦洗机为在先所申请的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922134448.3,一种硅藻土的超声擦洗机,包括筒体、支架、电机、皮带轮Ⅰ、皮带、皮带轮Ⅱ、搅拌轴、给矿口、排出管、固定座、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控制器、蠕动泵、升降管、升降管固定架、胶皮管;所述筒体安装在固定座上,筒体的顶部安装支架,电机固定在支架上,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架并安装皮带轮Ⅰ,皮带轮Ⅰ通过皮带与皮带轮Ⅱ连接,皮带轮Ⅱ与搅拌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搅拌轴的底部穿过筒体的顶部伸入筒体内,筒体的顶部设有给矿口,筒体的底部设有排出管,筒体的底部的外表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超声波换能器,一个以上的超声波换能器外设有保护壳,一个以上的超声波换能器与超声控制器电连接,筒体的顶部设有升降管固定架,升降管穿过升降管固定架伸入筒体内,升降管通过升降管固定架固定,升降管的顶端通过胶皮管与蠕动泵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臭氧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区块链数字账本的生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