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中嗅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8775.5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劳志雄;谭剑荣;余广卓;梁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水业集团高明供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64;G01N30/7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林玉芳;辜丹芸 |
地址: | 52859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中嗅味 物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中嗅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仪对未知嗅味水样进行初步定性检测;S2:合成GO/CoNi‑LDH作为微固相萃取的吸附剂;S3:针对水样中实际存在的嗅味物质对微固相萃取的吸附条件进行优化;S4:采用S2制得的吸附剂对水样进行微固相萃取,并对得到的解析液进行气相色谱检测;S5:使用工作标准溶液,绘制色谱峰面积与分析物浓度的关系曲线;计算得到对应嗅味物质在解析液中的浓度,从而得出对应嗅味物质在水样中的浓度。本发明的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出限低,有望广泛应用于水体嗅味物质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中嗅味物质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嗅味是全球淡水湖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水体中难闻的味觉和气味问题是全球都在关注和努力实现的重要议题。嗅味物质主要是通过生化过程产生的有机化学物质,部分由废水排放等人类活动产生。它们的存在会影响饮用水质量,即使浓度很低也会产生气味,使水无法饮用。同时,当水体中的嗅味物质被水生生物吸收和积累时,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作用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嗅味物质进行检测。
在众多嗅味物质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冰片是被最为广泛研究的对象。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和二甲基硫醚等挥发性有机物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关于异味物质的研究也都是从这些物质出发,自行选择目标对象进行研究。然而很多实际水体环境中往往不存在这些被广泛关注的嗅味物质,而是含有一些带有明显臭味但鲜少或未被研究的成分。因此,为了满足嗅味物质实际检测与去除的需要,有必要首先对水体进行嗅味成分的定性分析,再对目标嗅味物质进行进一步的精确检测与去除。
水体中基质复杂且嗅味物质含量低,用气相色谱直接进行检测往往不能测得目标信号峰的存在。目前,这些化学物质的检测主要依靠GC-MS联用技术与训练有素的分析人员进行感官评估等方法相结合。吹扫捕集-GC/MS联用法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好,也是一种较好的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分离检测方法。然而,由于嗅味物质在水体中存在的特点,在运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仪检测低含量嗅味物质的水样的实际过程中,会出现目标峰响应信号低或容易被基质峰掩盖等缺点;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存在费时等不足。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高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在色谱分析之前对目标异味物质进行富集提取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富集方法有液相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和微萃取法,其中微萃取法又包括分散固相萃取、液相微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液相萃取和固相萃取都存在耗时、操作繁琐、消耗大量有毒有机溶剂等缺点,近年来被越来越少的人使用。固相微萃取易于自动化且不需要溶剂,因此在现阶段被广泛研究使用。但这个技术具有两个明显的缺点,即纤维的脆弱性与涂层吸附剂的数量有限性。而分散固相萃取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富集手段。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独特的结构和表面性能而常常被用于有机污染物的样品富集,用于提高分析技术的效率、灵敏度和选择性。例如,金属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石墨烯和氮化碳等等,均在环境水域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预富集中有广泛应用。然而,异味物质作为易挥发的有机物质,在被这些具有开放的孔或孔道结构的纳米材料吸附的同时,也容易从中流动溢出,难以被保留于材料之中,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同时具有强吸附能力和保留能力的纳米材料,以实现对异味物质更高效的富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水业集团高明供水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水业集团高明供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