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森林生态保护用的修复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48658.9 | 申请日: | 202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元武;梁沛轩;李秋隆;马晓军;闫卫民;李长斌;张世彬;苟丽娟;李成一;李希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青海鹿鸣春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西宁市湟中区林业站;尖扎县坎布拉林场 |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7/62;G06T5/00;G06V10/7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 地址: | 810003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森林 生态 保护 修复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森林生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森林生态保护用的修复设备,包括空中信息采集模块和地面信息采集处理模块,所述空中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利用无人机在空中进行信息采集,所述无人机设置有机翼、高清摄像头、处理器和红外探测器;地面信息采集处理模块在吸土口总含有碎土片,在土壤处理模块中含有土壤振荡器、加料器和启负压调节装置,土壤信息预处理模块中含有土壤信息接收器、土壤信息预处理、土壤信息分析,控制器包括信息收发器、处理器、无线装置。本发明是封装式的森林生态保护用的修复设备,由工作人员通过感应器或者总控制室来输入指令,控制此设备进行工作,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用型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森林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森林生态保护用的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的生存是离不开森林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带来高质量的生存环境,它可以调节生物圈中氧气与二氧化碳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但是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已经造成森林面积的大面积减少。在破坏了森林生态环境的同时,给人类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坏处。一直以来,人类缺乏对森林作用的正确认识,只是把森林单纯的作为索取的对象,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破坏,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但是目前来说,开始注重对于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但是技术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对于修复到完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人们会破坏森林植被,建造搞工厂和耕地,造成环境的为污染和破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森林生态保护用的修复设备,来逐步的修复森林生态环境。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无法实时进行控制,降低了森林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森林生态保护用的修复设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森林生态保护用的修复设备包括空中信息采集模块和地面信息采集处理模块;
所述空中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利用无人机在空中进行信息采集,所述无人机设置有机翼、高清摄像头、处理器和红外探测器;
所述红外探测器通过盲元补偿方法进行非均匀性校正,盲元补偿值计算方式如下:
式中:(h,k)表示权值;
所述高清摄像头采用具有双边滤波器的高清摄像头,所述具有双边滤波器的高清摄像头的图像滤波可用下式表示:
其中:I(x,y)是滤除噪声后的清晰图像,n(i,j)是需要滤波处理的含噪声图像,Ω是像素的邻域,w(i,j)是滤波器在点(i,j)处的权值;
所述空中信息采集模块进行信息采集的具体步骤包括:
接收总控制室设定的命令参数,根据指定区域范围的大小,设定每隔几个小时巡视森林上空;
无人机在指定区域的上空飞行过程中,不断的拍摄高清图像在处理器后通过无线装置发送回总控制室;
将获取的图像进行分类处理,对森林进行区域划分,定期维护森林的生长状态;
在处理器处理过程中,检测到图像带有火灾、浓烟或是乱砍乱伐现象,则会向控制室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实时处理,防止发生更大的损失;
在处理器检测图像带有火灾、浓烟或是乱砍乱伐现象过程中,对图像内容进行提取的具体过程为:
通过灰度共生矩阵对图像进行灰度化,确定图像每个像素的梯度;
将图像划分成矩形区域,并统计矩形区域中的梯度直方图,即形成每个矩形区域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青海鹿鸣春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西宁市湟中区林业站;尖扎县坎布拉林场,未经青海大学;青海鹿鸣春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西宁市湟中区林业站;尖扎县坎布拉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