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污泥干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8536.X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博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干燥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污泥干燥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湿污泥料箱、排气口、热载体入口和干污泥出口;所述箱体顶部内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智能控制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湿污泥料箱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流量挡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流量挡板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第一驱动机构分别与智能控制机构相连;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筛网、布风口、搅拌器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搅拌器相连,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在干污泥出口上方。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箱体内部温度,通过智能控制机构和流量挡板控制湿污泥料箱中的污泥进入箱体的量,搅拌器将大块污泥打散,最后热载体烘干污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污泥干燥器。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固体残留物,污泥量约占污水处理量的3‰~5‰(以含水率97%计)。我国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量正在迅速增加,随着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兴建,必将产生更多的污泥。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普通有机质、难降解的有机物、多种微量元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重金属等成分。以焚烧为核心的污泥处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要求。直接向焚烧炉内添加未经干化的湿污泥进行焚烧,可以将污泥的干燥、焚烧甚至烟气的无害化处理等单元工艺集中在单一装置中同时进行,简化污泥焚烧处理工艺,降低处理成本;但湿污泥中所含的水分将随焚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一起排出炉膛,带走大量热量,因此需要加入大量辅助燃料才能达到能力平衡。除了湿污泥之外,还有一些高含水量的废弃物,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在焚烧时存在同样的问题,也需要先进行干化再焚烧。
如专利公开号为CN1891643A,名为《粒子干燥器》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粒子干燥器,包括:一设有湿污泥加入口、排气口和干污泥出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腔下部水平安装布风管或者带有风帽的布风板;腔体上还设有位于腔体的底部或外侧壁上的热灰入口。热载体和湿污泥同时加入粒子干燥器中,湿污泥在粒子干燥器中在流化状态下与热灰进行直接换热,充分利用热灰的热量加热湿污泥,使湿污泥的水分蒸发出来从而实现干燥,蒸发出来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随流化气体排出干燥器,这样可以将含水率较高的湿污泥迅速干化,干燥的污泥与热灰一起排出粒子干燥器,即可送入焚烧炉焚烧。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湿污泥在干化的过程中存在受热不均匀和干化不完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污泥干燥器,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湿污泥受热不均匀、干化不完全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污泥干燥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湿污泥料箱、排气口、热载体入口和干污泥出口;所述箱体顶部内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智能控制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湿污泥料箱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流量挡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流量挡板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第一驱动机构分别与智能控制机构相连;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筛网、布风口、搅拌器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搅拌器相连,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位于干污泥出口上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筛网上设置有振动电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排气口中设置有除尘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智能控制机构为plc。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箱和出料管道,所述烘箱上端面设置有仓门,所述仓门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为水平横置封闭烘箱,第二工作位置为向下侧倾开放烘箱。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烘箱侧板倾斜设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烘箱内设置有振荡板,所述振荡板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为水平横置封闭,第二工作位置为向下侧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博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博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