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塑胶结构的防异响悬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8012.0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7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余柳平;付满;岳松;陈宇;蔡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10 | 分类号: | F16F1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含 塑胶 结构 防异响 悬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塑胶结构的防异响悬置结构,包括橡胶主簧,橡胶主簧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主簧内骨架,主簧内骨架的内部配合安装有联接结构,橡胶主簧的底端外侧设置有主簧支座,主簧支座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主簧支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骨架,限位骨架罩设在橡胶主簧的外侧,橡胶主簧的顶端外侧设置有橡胶撞块,限位骨架的内壁上设置有缓冲结构层,通过在限位骨架和橡胶撞块之间设计缓冲结构层,能有效缓冲二者之间的碰撞,变橡胶与金属摩擦为橡胶与塑胶摩擦,避免摩擦异响的产生,提高车辆NVH性能,且缓冲结构层采用热塑性弹性材料,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弹性缓冲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塑胶结构的防异响悬置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简称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它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随着消费者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日益增高,NVH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动力总成悬置是发动机和车身之间的连接部件总成,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定位动力总成,并尽可能的阻隔其产生的振动传递给汽车底盘和车身,同时也隔离由道路不平引起的车轮、悬挂系统的振动,防止这些振动向动力总成传递,避免动力总成振动加剧,总之,悬置对整车NVH性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悬置的结构类型有橡胶悬置、液压悬置、和空气悬置等,其中橡胶悬置又有压缩/剪切结构、楔形座结构和衬套支架结构,这些都属于常规的普通结构形式,对于动力总成的减震性能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通常所用的液压悬置除了由楔形的橡胶主簧以外,还在其内部灌充了特殊液体(一般为乙二醇),通过流道隔板、解耦片、皮碗等零件以一定结构组成,当悬置受到外力作用时,橡胶主簧受压变形,压力传递到液体上,迫使液体从主液室向从液室流动,液体在通过通道时受到流动阻力,从而产生很大的损耗系数,使液压悬置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由于汽车在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等瞬态工况下,动力总成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位移,使汽车产生较大的顿挫和异响,目前的一些悬置为了限制汽车行驶时动力总成的位移,以免动力总成与相邻零件发生碰撞与干涉,并减小顿挫和异响,在悬置的外侧通常设置由橡胶撞块和限位骨架组成的限位结构,利用橡胶撞块和限位骨架发生碰撞摩擦,在动力总成较大位移和旋转时到一定的缓冲,但是限位骨架一般由钣金或铸铝等金属材料制成,其与橡胶件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异响,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异响声音更为明显,严重影响驾驶体验和汽车的NVH性能。
为解决上述异响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2010363779.9公开了一种解决悬置转弯异响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通过在橡胶撞块与限位结构之间涂抹润滑油或者润滑脂,降低二者的摩擦,以降低二者之间的摩擦异响,一方面润滑油和润滑脂容易流失,甚至有的溢出到产品表面形成油污影响外观质量导致客户抱怨,另一方面,二者在高温条件下,或者在极限工况下容易发生变质,从而该方案并不能长久地消除摩擦异响,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601968.4公开了一种可以解决异响的橡胶悬置装置,在橡胶撞块的表面设置若干浮点,浮点位置与限位板位置相对应,通过浮点接触减少摩擦面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异响的产生,但不能更加彻底的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含塑胶结构的防异响悬置结构,有效地防止悬置在动力总成发生较大位移时产生异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包含塑胶结构的防异响悬置结构,包括悬置主体,所述悬置主体包括橡胶主簧、主液室、从液室、流道隔板和皮碗底膜,所述橡胶主簧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主簧内骨架,所述主簧内骨架的内部配合安装有联接结构,所述橡胶主簧的底端外侧设置有主簧支座,所述主簧支座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主簧支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骨架,所述限位骨架罩设在所述橡胶主簧的外侧,所述橡胶主簧的顶端外侧设置有橡胶撞块,所述限位骨架的内壁上设置有缓冲结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