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双行梯形棚架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7745.2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3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德;刘艳飞;高志雄;马志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桃 双行 梯形 棚架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猕猴桃双行梯形棚架栽培方法,属于果树种植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的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花果管理繁琐、果实品质一致性较差等问题,通过探索、改革猕猴桃的定植方式和立架模式,创新出一种猕猴桃双行梯形棚架栽培方法:包括(1)平整地块,(2)建立梯形棚架,(3)双行定植,(4)树形培育。该猕猴桃双行梯形棚架栽培方法能够更科学地改善群体结构、更有效地提高光能利用率和降低劳动力投入,实现“优质、轻简、高效”的生产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猕猴桃双行梯形棚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果实色、香、味俱佳,富含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医疗保健作用好,因此素有“水果之王”、“果中珍品”的美誉,成为近年来少有的成功被国际市场所接受的水果之一。
作为世界猕猴桃重要的原产地之一,近5年,我国猕猴桃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国猕猴桃栽培面积达到360万亩,产量3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3。但是,随着全球猕猴桃发展面积快速增加,尤其是国内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猕猴桃栽植面积迅速扩大,鲜果产量逐年递增,国际和国内双重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我国传统栽培模式下,主要采用“大棚架”、“篱壁架”、“T形架”、“V形架”等,存在栽植行距窄、花果和枝蔓管理繁杂,机械化程度低、树体光能利用率不高,果实品质一致性差、商品率较低等问题。因此,探索、创新新型的宜机化、轻简高效的猕猴桃栽培方式,是保障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猕猴桃栽培中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花果管理繁琐、果实品质一致性较差等问题,通过探索、改革猕猴桃的定植方式和立架模式,提出一种新的猕猴桃“双行梯形棚架”栽培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双行梯形棚架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平整地块:将平地或坡地设置相对平整的地块;
(2)建立梯形棚架;
所述梯形棚架的顶面距离地面高度为2m,同一行梯形棚架内的垄间距为3m,相邻两行梯形棚架的垄间距为1.5m。
(3)双行定植:同一行梯形棚架两侧相邻立柱间定植猕猴桃3株,所述猕猴桃雌株与雄株比例为2:1,在相邻立柱连线距离中间点定植雄株猕猴桃,所述猕猴桃雌株位于雄株两侧,猕猴桃雌株与雄株的距离为1.5m。
(4)树形培育:雌、雄株均按照单主干、双主蔓培育方法进行树形培育,并结合生长管理要求,对侧蔓、结果母枝和当年生枝条进行合理摆布与适时修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步骤(1)所述平整地块后还包括起地垄,地垄高30cm,宽1.0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步骤(2)中建立梯形棚架包括:每行所述梯形棚架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梯形单元;所述梯形单元包括顶边以及连接顶边两侧的斜边,还有连接在斜边远离顶边一端的立柱;相邻梯形单元之间采用若干根横梁进行连接;若干根横梁之间纵向固定连接有金属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将梯形单元立柱与地面垂直插于地垄上表面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同一行梯形棚架内地垄相邻间距为3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步骤(2)所述梯形棚架相邻间距为2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梯形单元中所述两个斜边与顶边的夹角均为135°,且梯形单元的两个斜边长度相同,两个立柱之间的距离为4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步骤(2)所述金属线之间的间距为20~40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间距为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7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钢龙骨隔墙结构教具
- 下一篇:BOPP薄膜生产线可反冲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