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钙钛矿纳米晶的γ射线闪烁转换屏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7448.8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杨珩;李乾利;李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T1/202 | 分类号: | G01T1/202;C01G21/00;C30B7/14;C30B28/04;C30B29/12;G21K4/00;B82Y30/00;B82Y40/00;B05D7/24;B05D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任苇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钙钛矿 纳米 射线 闪烁 转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钙钛矿纳米晶的全可见光谱、快速γ射线闪烁转换屏及其制备方法,首次解决了钙钛矿纳米晶体不能探测γ射线和传统闪烁体发光波长不可调节的问题。钙钛矿纳米晶为CsPbX3(Cl,Br,I),选用基底为BaF2单晶闪烁体,公开了一种CsPbX3NCs@BaF2闪烁转换屏的新结构。CsPbX3NCs@BaF2闪烁转换屏对γ射线具有非常有效的响应,在137Csγ射线源激发下的光产额为6300光子/MeV,γ射线衰减时间约为11ns,是实现快时间分辨率和全可见光谱γ射线探测的理想闪烁材料。本发明还将作为基底的闪烁体扩展到CeF3、LuAlO3:Ce(LuAP:Ce)、YAlO3:Ce(YAP:Ce)或ZnO:Ga等,它们结合钙钛矿材料,同样可以实现全色发射和高效γ射线探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能物理和辐射探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钙钛矿纳米晶的γ射线闪烁转换屏的制备方法及其闪烁转换屏。
背景技术
由于闪烁体材料具有高密度和重原子序数,它们对高能粒子或射线(例如α粒子,β射线,X射线和γ射线)具有很强的截止能力,在医学成像,安全检查和高能粒子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商用闪烁体(例如Bi4Ge3O12(BGO),PbWO4,BaF2,CsI:Tl和YAlO3:Ce(YAP:Ce)等)具有固定的发光波长,并且大部分在紫外波段,通常的光电倍增管(PMT)对紫外波段的发光探测效率较低,因此一些特定的闪烁体的辐射发光通常需要特定的PMT进行探测。此外,随着大规模科学设施和实验的发展,例如极端物质辐射相互作用(MaRIE),惯性约束聚变(ICF)和Mu2eMu3e实验等,当探索一些超快的物理事件时,对闪烁体提出了快时间分辨率的要求。开发具有合适发射波长和快时间分辨率的新型闪烁体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由于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成本低、发光波长可调、光产额高、衰减时间快、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和对X射线截止能力强,已被用作X射线检测和成像的新型闪烁材料。然而,CsPbX3单晶在室温下的光产率极低(低于1000光子/MeV),限制了其商业应用。与此相反,CsPbX3纳米晶通过量子限制效应表现出了较高的光产额。此外,与CsPbX3单晶相比,CsPbX3纳米晶具有发光波长更易调节、衰减更快、成本更低等优点。但是,钙钛矿纳米晶由于密度小而无法检测到能量更高的γ射线。因此,为了解决传统闪烁体发光波长固定、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无法检测γ射线的问题,本研究领域亟待研究一种能够具备发光波长可调、闪烁衰减时间快、可探测γ射线的综合性能优异的闪烁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钙钛矿纳米晶的γ射线闪烁转换屏的制备方法,全可见光谱、快时间分辨率、可探测γ射线的钙钛矿纳米晶闪烁转换屏(CsPbX3NCs@BaF2)的制备方法,首次解决了钙钛矿纳米晶体不能探测γ射线的问题。由于BaF2对γ射线具有显著的截止和探测能力,而CsPbX3纳米晶体已被证明能够实现全可见光谱发射,从而实现全可见光谱γ射线探测。综合传统闪烁体探测γ射线和钙钛矿纳米晶发光波长可调的优势,可以将高能γ射线转化成波长可调节的可见光,从而被多种型号的PMT探测,也为制备高效的γ射线探测及全可见光谱闪烁体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和新思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基于钙钛矿纳米晶的γ射线闪烁转换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可探测γ射线、辐射发光为紫外光的单晶闪烁体作为基底,然后将CsPbX3(X=Cl,Br,I)纳米晶旋涂在单晶闪烁体表面,形成γ射线闪烁转换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7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