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定位监控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6924.4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4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虎;王瑞锋;李鑫;周吉祥;孙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G01S19/39;H04W4/029;H04W4/4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周艳巧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交通工具 运行 轨迹 定位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轨道轨迹纠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定位监控方法及系统,包含:利用智能终端采集轨道交通工具GPS定位数据并建立该轨道交通工具运行状态模型;依据运行状态模型,并结合轨道线路标准轨迹、历史GPS定位数据进行纠偏,获取校准后的位置点;基于校准后位置点生成用于对轨道交通工具实施轨迹进行监控的最新轨迹数据。本发明利用智能终端采集轨道交通工具GPS定位数据,很好地解决基于非固定采集设备(即智能终端)环境下,对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的智能运算,无需增加专门的轨道交通工具定位设备,即可完成轨迹运算、监控,满足对轨道交通工具的实时监控需求,提升纠偏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轨迹纠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定位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拥堵情况的日益严重和绿色出行的倡导,公共交通出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现代化管理,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轨道交通工具(如火车、高铁)的运营轨迹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获取轨道交通工具的位置信息和行驶轨迹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轨道上的固定设备(如定位桩、站台)上安装的无线信标装置进行定位,当轨道交通工具驶入定位桩的监测范围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获取当前轨道交通工具所在的站点位置。基于无线信标的自动报站方法便是基于该原理实现的。该类方法缺点是:一、需要在轨道上增加大量的定位设备,施工维护成本巨大;二、当多个轨道交通工具路线交叉时,存在频率干扰问题;三、存在定位盲区,只有当轨道交通工具进入定位桩的通信范围内才可以定位轨道交通工具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定位监控方法及系统,满足对轨道交通工具的实时监控需求,提升纠偏效率。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案,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定位监控方法,包含:
利用智能终端采集轨道交通工具GPS定位数据并建立该轨道交通工具运行状态模型;
依据运行状态模型,并结合轨道线路标准轨迹、历史GPS定位数据进行纠偏,获取校准后的位置点;
基于校准后位置点生成用于对轨道交通工具实施轨迹进行监控的最新轨迹数据。
作为本发明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定位监控方法,进一步地,建立轨道交通工具和智能终端绑定关系,依据智能终端与轨道交通工具两者之间的关联表来获取各轨道交通工具GPS定位数据。
作为本发明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定位监控方法,进一步地,采集智能终端GPS定位数据时,对智能终端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利用协商会话密钥对GPS定位数据进行加解密安全传输。
作为本发明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定位监控方法,进一步地,对采集的智能终端GPS定位数据进行缓存,并基于关联表判定采集的GPS定位数据是否与待监控的轨道交通工具具有绑定关系,针对存有绑定关系的情形,结合该智能终端上报的历史GPS定位数据与该轨道交通工具对应的标准轨迹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定智能终端是否在车上,并通过获取该轨道交通工具车次信息来更新用于纠偏校准的轨道交通工具GPS缓存数据。
作为本发明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定位监控方法,进一步地,针对根据比对结果判定智能终端不在车声的情形,基于关联表获取该智能终端应在的轨道交通工具车次信息,并判断该智能终端应在的轨道交通工具是否存在运行状态模型,若不存在,则将该智能终端上报的GPS定位数据放入异常数据分析队列,若存在,则更新该轨道交通工具的GPS缓存数据,并将该智能终端上报的GPS定位数据对应到该轨道交通工具,并将GPS缓存数据放入用于纠偏校准的待处理队列。
作为本发明轨道交通工具运行轨迹定位监控方法,进一步地,基于预设时间段内智能终端上报的GPS数据分析智能终端运行轨迹,依据该运行轨迹是否成功映射到轨道交通工具对应标准轨迹来判定智能终端是否在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