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无线传输功能的穿戴用人体温度无感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6899.X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郑其昌;粟锦平;周磊;唐聪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万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20 | 分类号: | G01K13/20;G16H40/67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无线 传输 功能 穿戴 用人 体温 度无感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无线传输功能的穿戴用人体温度无感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主控制模块、滤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云存储模块和能耗管理模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探头,紧贴于人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层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人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层形成第一热流通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人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层形成第二热流通道;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部和外围与边界条件共享相同的热辐射;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在温度检测时初始时间短、采用滤波模块对的测量某一区域皮肤的不同传感器进行主动噪声抵消,进而减少环境温度波动影响的抗环境温度波动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度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无线传输功能的穿戴用人体温度无感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慢性病患病率持续升高,因此全民疾病预防意识逐渐增强,研究者开始积极探索提前预防疾病,实时监测人体健康的方式方法。随着集成电子技术、材料科学、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发展,不断涌现出类似于i Watch、小米手环等可穿戴运动健康类产品。已有诸多产品利用柔性传感技术,可佩戴于人体手臂、脚腕、耳后等多个部位,用于人体信号监测柔性传感器和智能可穿戴技术因其在健康医疗、柔性电子等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正处于深入研究之中。传统获取医疗信息的方式会增加患者的就诊负担。柔性可穿戴设备致力于研究薄而软的柔性电子元件,使其与配件、人体皮肤甚至人体内部器官进行集成,用于人体信息检测,在健康医疗、临床诊断和药物供给方面提供独特的功能。
温度是皮肤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由于皮肤中具备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所以人类的皮肤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感受物体的温度,而且由于人体具备完整的分泌系统和产热结构,皮肤能够在合适的外界环境温度范围内保持体温的恒定。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柔性可穿戴用的人体温度检测系统仅仅注意到了柔性可穿戴这一特性的实现,但是柔性传感器一般包括多个传感器同时对某一部分区域皮肤的温度进行检测,这容易导致不同的传感器检测基准不一致,且受到此区域皮肤不同的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造成检测随环境温度波动而起伏,且由于佩戴后还需要适应检测者自身的皮肤贴合度和体温,初始时间长,因此,急需一种初试时间短的人体温度无感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初始时间短、采用滤波模块对的测量某一区域皮肤的不同传感器进行主动噪声抵消,进而减少环境温度波动影响的抗环境温度波动能力强的具备无线传输功能的穿戴用人体温度无感检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无线传输功能的穿戴用人体温度无感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主控制模块、滤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云存储模块和能耗管理模块;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探头,紧贴于人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层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厚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热阻值为R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热阻值为R2;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人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层形成第一热流通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人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层形成第二热流通道,所述人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层的厚度为l0、热阻值为RS,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紧贴人体皮肤侧的温度为T1,远离人体皮肤侧的温度为T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厚度为l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紧贴人体皮肤侧的温度为T3,远离人体皮肤侧的温度为T4,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厚度为l2;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部和外围与边界条件共享相同的热辐射;
所述用人体温度无感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万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万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8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