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油泥裂解炉结焦涂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6885.8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8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刘永成;邓志伟;吴均毅;熊平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5D7/00 | 分类号: | B05D7/00;B05D7/22;B05D1/36;B05D5/00;B05D3/02;C09D5/08;C09D125/16;C09D125/18;C09D171/02;C09D7/63;C09D7/65;C09D5/00;C09D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韩广 |
地址: | 510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油泥 裂解炉 结焦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油泥裂解炉结焦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涂层的三层结构:黏附层、支撑层及包裹层;(2)清洗裂解炉的内壁,干燥后进行防护处理;(3)黏附层的处理:将高分子溶剂一喷涂到步骤(2)防护处理后的裂解炉的内壁上,随后干燥4h即可;(4)支撑层的处理:将高分子溶剂二喷涂到步骤(3)黏附后的裂解炉的内壁上,随后干燥;(5)包裹层的处理:将粘结剂喷涂到步骤(4)支撑后的裂解炉的内壁上,随后干燥;(6)养护处理:将涂层进行烘干处理,阴凉处存储即可。本发明制备的涂层的各项性能优异,水接触角、粘结强度、抗拉强度、热震次数及热导率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抑制油泥裂解炉结焦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泥也称污油泥,结构成分比较复杂,是一种含有油、水和固体的混合物,里面含有原油或成品油并混入泥沙或者其他物质。油泥中的有效油分不能直接被分离,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破坏环境资源,污染土质和水源。想要将污油泥进行处理,就必须将油、水和固体进行分离。因此,需要有合理有效的处理技术,使油泥得到回收和利用,降解污油泥的有害成分,实现环境排放标准。
目前,油泥裂解炉处理污油泥技术是采用油泥裂解炉来处理的,是当下较为完善的油泥处理技术,国内外应用广泛并且处理效果好。
油泥裂解炉处理污油泥技术:将废弃油泥密封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的裂解炉内,通过外部加热的方式,快速加热到较高反应温度,从而使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气体和可凝性挥发分以及少量焦炭产物。在原料加热气化的过程,再将加热所产生的可冷凝的油气通过专业的冷凝系统冷却成油,收集到油罐中,部分不可冷凝气体通过尾气净化系统净化后可以作为热源加热反应釜,所产生的灰渣统一收集处理,经过热裂解后的灰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油泥裂解炉处理污油泥技术可以将油、水和固体进行分离,基本上可以实现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同时油泥裂解炉配备了环保处理装置,具有一定的环保性,产生的废弃物环保达标,无二次污染。但油泥裂解炉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容易结焦,不仅造成设备损耗的增加,影响生产的高效运行,还使生产过程中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急需一种可有效抑制油泥裂解炉结焦形成的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油泥裂解炉结焦涂层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涂层的各项性能优异,水接触角、粘结强度、抗拉强度、热震次数及热导率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具体来说,黏附层、支撑层及包裹层之间相互作用,赋予涂层耐高温、耐腐蚀以及高导热性的性能,增强涂层的不粘性,减少油泥裂解炉结焦出现的可能性,延长炉管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技术方案
一种抑制油泥裂解炉结焦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设置涂层的三层结构:黏附层、支撑层及包裹层,控制每层的厚度为100um;
(2)清洗裂解炉的内壁,干燥后进行防护处理;
(3)黏附层的处理:将高分子溶剂一喷涂到步骤(2)防护处理后的裂解炉的内壁上,随后干燥4h即可;其中喷涂前高分子溶剂一的温度控制在60℃-70℃;
(4)支撑层的处理:将高分子溶剂二喷涂到步骤(3)黏附后的裂解炉的内壁上,随后干燥24h-48h即可;其中喷涂前高分子溶剂二的温度控制在120℃-150℃;
(5)包裹层的处理:将粘结剂喷涂到步骤(4)支撑后的裂解炉的内壁上,随后干燥3d-5d即可;其中喷涂前粘结剂的温度控制在180℃-250℃;
(6)养护处理:将涂层进行烘干处理,阴凉处存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