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6855.7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8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勇;卞伟;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F25D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孙凤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在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RFID识别装置处于启动状态后,所述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判断开门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否,则在门体自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关闭RFID识别装置;若是,则判断制冷设备的侧边是否有用户,在有用户时,保持RFID识别装置处于启动状态;通过判断制冷设备的侧边是否有用户来判断用户是否仍在进行存取操作,能够及时关闭RFID识别装置,降低能耗,同时,能够排除制冷设备中的相关故障,并及时告知用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带有RFID识别模块的制冷设备(冰箱、冷柜、酒柜等)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即,通过在制冷设备内部设置RFID识别模块,用以扫描识别放置于或者待放置于制冷设备内部的物品上的电子标签,能够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供用户了解。
如,在酒柜内设置RFID识别模块,放置于所述酒柜内的酒上均贴设有对应的电子标签,所述RFID识别装置通过识别所述电子标签获得对应的酒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年份、产地、储存条件、保质期,从而,用户能够适应性调整酒柜内的储存条件等。
在冰箱内设置RFID识别模块,通过扫描放入所述冰箱内的物品上的电子标签,能够获得对应的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从而,能够提醒用户在过期前尽快食用,减少浪费。
现有技术中,在判定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RFID识别模块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以便于随时识别取放的物品,而RFID识别模块能耗较高,导致制冷设备整体的能耗较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在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RFID识别装置处于启动状态后,所述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开门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否,则在门体自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关闭RFID识别装置;若是,则判断制冷设备的侧边是否有用户,在有用户时,保持RFID识别装置处于启动状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开门时间超过预设时间且制冷设备的侧边无用户后,所述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重新检测门体的开关状态,若门体处于打开状态,则提示用户关门并关闭RFID识别装置;若门体处于关闭状态,则提示用户门体开关传感器损坏并关闭RFID识别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判断制冷设备的侧边是否有用户”前,所述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重新检测门体的开关状态,若门体处于打开状态,则判断制冷设备的侧边是否有用户;若门体处于关闭状态,则提示用户门体开关传感器损坏并关闭RFID识别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制冷设备的侧边无用户时,提示用户关门并关闭RFID识别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重新检测门体的开关状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门体的打开角度,根据门体的打开角度判断门体的开关状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重新检测门体的开关状态”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包含门体与柜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判断门体的开关状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RFID识别装置处于启动状态”之前,所述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感测门体的开关状态,在门体自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后,启动RFID识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8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