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体系的北斗交通运输数据融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6432.5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桂敏;李晶;吴海乐;李之琼;蔡磊磊;丁朋辉;张天航;崔欣欣;陈依;魏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度修典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杨方成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体系 北斗 交通运输 融合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体系的北斗交通运输数据融合系统,包括:交通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模块用于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进行初步数据融合;交通运输网络数据模块用于初步融合数据为基准,结合交通转运枢纽点节点信息,将交通运输网络信息与初步融合数据进行匹配融合;交通实时大数据模块用于从各类交通运输实时数据中抽取实时大数据;数据融合模块用于通过北斗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平台,将交通实时大数据、交通运输网络数据与交通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进行位置匹配和数据关联,实现交通立体一张图数据融合。本发明提出静态数据和实时动态数据融合的理念,解决了一张图的实效性问题,提高一张图数据在交通综合运输网络分析方面的效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融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体系的北斗交通运输数据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地理实体的不确定性、人类认识表达能力的局限性、测量误差、数字化采集误差及地理空间数据在计算机中表达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交通运输领域的空间信息数据,会因为获取手段不同(如GPS、遥感、全野外等)、业务领域数据(如江图、海图、公路图、铁路图等)不同、比例尺不同、获取时间以及使用软件系统不同等原因,造成同一区域的地理空间数据存在着差异。
现阶段,由于地理信息行业发展、国家对各类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和成图技术等多方面限制,导致我国现阶段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江图数据、海图数据、航空运输、轨道交通、铁路运输等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各自自成体系,遵循不同的技术指标和采集标准,这种情况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数据对综合联运、大件运输、多式联运等应用的支撑,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
目前行业对交通运输空间信息数据融合基本上全部是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的浅层融合,以目前海陆数据融合为例,在数据归一阶段,只进行了坐标系统与投影归一,将所有的数据空间位置上进行了匹配,在此基础上对重叠区域进行了简单的同名要素融合和数据处理。
这种融合的优点是成本较低,调用灵活,缺点也非常明显,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数据融合,首先,它仅仅是对静态矢量数据进行了数据集成和简单位置匹配和重叠区域的数据筛选处理,并未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模型、数据分类和编码等进行深度融合处理,对于同名地物实体要素,并未进行深度匹配和属性融合处理;再者,它也并未对与之相关的交通实时动态数据进行相关融合处理;因此,对于最终数据成果,很难体现目前交通运输行业丰富的各类移动终端实时动态数据的增值应用,自然即无法体现时间轴的数据演化,也无法体现空间体系上的多源一统,更无法支持多源数据综合分析。
为此,本领域迫切需要研发出一种定位服务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体系的北斗交通运输数据融合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数据融合结果无法体现时间轴的数据演化,也无法体现空间体系上的多源一统,更无法支持多源数据综合分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体系的北斗交通运输数据融合系统,包括交通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模块、交通运输网络数据模块、交通实时大数据模块与数据融合模块,其中,
所述交通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模块用于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进行初步数据融合;
所述交通运输网络数据模块用于以所述交通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为基准,结合交通转运枢纽点节点信息,将交通运输网络信息与所述交通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匹配融合,形成具备空间位置信息的数据;
所述交通实时大数据模块用于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从各类交通运输实时数据中抽取实时大数据;
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用于通过北斗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平台,将交通实时大数据、交通运输网络数据与交通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进行位置匹配和数据关联,实现交通立体一张图数据融合。
优选地,所述所述交通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未经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驾驶车辆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久油漆的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