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具基体管材自动化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6389.2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兴;刘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金博惠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杨瑞龙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体 管材 自动化 生产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钻具基体管材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工作台、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转环、用于驱动转环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均布在转环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台、一端顺序穿过第一固定台和转环的滑柱、设在滑柱的一端上的第二固定台、设在滑柱另一端的底座、设在底座上的滚轮、设在工作台上且位于转环下方的位置调整槽、设在工作台上且分别位于转环的内外侧的两个磨削部分以及设在工作台上用于切割管材的切削部分,滚轮在位置调整槽内滑动时,推动第二固定台向靠近和远离第一固定台的方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钻具基体管材自动化生产系统,用于生产钻具基体,可以提高钻具基体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具基体管材自动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钻具基体的一种生产材料是管材,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管材进行定长切割后再打磨,这种方式需要进过切割、定位、打磨、二次定位和二次打磨等工序,整个生产的步骤多,耗时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钻具基体管材自动化生产系统,可以提高钻具基体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钻具基体管材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
工作台;
转环,与工作台转动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环转动;
多个第一固定台,均布在转环上,其上设有第一凹槽;
滑柱,其一端顺序穿过第一固定台和转环;
第二固定台,设在滑柱的一端,其上设有第二凹槽;
底座,设在滑柱的另一端;
滚轮,设在底座上;
位置调整槽,设在工作台上且位于转环的下方,其工作面为曲面;
两个磨削部分,设在工作台上且分别位于转环的内外侧;以及
切削部分,设在工作台上,用于切割管材;
其中,滚轮在位置调整槽内滑动时,推动第二固定台向靠近和远离第一固定台的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削部分包括接触传感器和切削模组;
接触传感器设在工作台上且位于转环的内侧,切削模组设在工作台上且位于转环的外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触传感器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接触传感器可以向靠近和远离切削模组的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在工作台上的伸缩装置和设在伸缩装置工作端上的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的工作面朝向转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伸缩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转环的内侧与外侧;
两个伸缩装置上的定位板的工作面均朝向转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磨削部分包括设在工作台上的线性移动模组、设在线性移动模组上的移动工作台、设在移动工作台的第二驱动装置和设在第二驱动装置上的磨削轮;
线性移动模组带动磨削轮向靠近和远离工作台的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有磁铁。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铁的工作面与第一凹槽的工作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且磁铁不与短管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金博惠工具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金博惠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