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拉索减震装置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5881.8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牛彦平;翟国政;高宇甲;霍继炜;张文明;莫江峰;李静;朱栋;项萌;汪显庭;李思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67 | 分类号: | F16F15/067;F16F15/02;E01D19/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泛想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0 | 代理人: | 李思源 |
地址: | 71006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索 减震 装置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索减震装置及安装方法,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斜拉索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套筒和减震座;固定套筒包括: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斜拉索连接在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之间,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第一内壳的外侧壁通过多个第一减震弹簧连接有第一外壳,第二内壳的外侧壁通过多个第一减震弹簧连接有第二外壳。在本发明中因风力等影响而产生的激振力时,多个第一减震弹簧对震动能力进行缓冲和吸收,提供两个减震座对斜拉索进行固定,保证工作稳定性,能够更好的保证桥梁安全,并且还可以吸收桥面震动,使得第一缓冲阻尼器更加稳定,并通过第一缓冲阻尼器吸收斜拉索的震动,提高了对斜拉索的吸振缓冲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拉索减震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主要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其中桥梁斜拉索是重要的承载构件,桥梁斜拉索由于质量、刚度和阻尼都较小,易发生振动,尤其是在风雨共同作用下拉索发生大幅度风雨激振的概率较高,一旦发生激振容易造成桥梁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斜拉索上设置缓冲装置。
现有的缓冲装置仅设置一组缓冲阻尼器,在使用中容易由于疲劳强度的影响导致缓冲阻尼器失去作用,导致不能很好的起到缓冲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拉索减震装置及安装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斜拉索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套筒和减震座;所述固定套筒包括: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斜拉索连接在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二内壳之间,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二内壳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内壳的外侧壁通过多个第一减震弹簧连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内壳的外侧壁通过多个第一减震弹簧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的外侧壁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减震座为两个,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两侧的桥面上,所述减震座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减震弹簧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在桥面上,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在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上,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铰接有第一缓冲阻尼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两侧的桥面上均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均连接有第四固定块,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固定块和所述第四固定块之间铰接有缓冲杆。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内部为中空状,且内部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减震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斜拉索减震装置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两个第三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相对应的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五固定块,所述第五固定块上铰接有第二缓冲阻尼器,所述第二缓冲阻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三固定板连接在桥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阻尼器的个数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防滑槽,所述第二缓冲阻尼器相对应的铰接在所述防滑槽内。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斜拉索减震装置安装方法,包括:将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套在斜拉索上,通过螺栓将连接板固定,
分别在斜拉索两侧下方的桥面上各通过螺钉将对应的减震座的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桥面上;
将一个第一缓冲阻尼器的一端与第一外壳的第一固定块铰接,将该第一缓冲阻尼器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块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5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