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5779.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田卓;路建宁;冯晓伟;冯波;林颖菲;罗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32/00;B22F1/14;B22F9/04;B33Y70/00;C22C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增强 球形 ti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Ti粉、纳米碳化硅及无机盐混合均匀并进行球磨处理,过筛,得前驱粉体A;所述Ti粉与纳米碳化硅的体积比为1:(0.05~0.3),所述Ti粉与纳米碳化硅的体积之和与无机盐的体积比为:v(Ti粉+纳米碳化硅):v(无机盐)=(5~10):(95~90);所述纳米碳化硅的平均粒径为40~60nm;
(2)将步骤(1)所述前驱粉体A进行真空加热,待粉体熔化后将陶瓷超声探头深入到熔体当中进行超声分散,且陶瓷超声探头深入到熔体当中时,探头尖端位于熔体液面以下三分之二处,冷却,所得块状固体粉碎至粉体颗粒粒径<5mm,得前驱粉体B;所述真空加热时的真空度≤6×10-2;
(3)将步骤(2)所得前驱粉体B置于去离子水中溶解搅拌,随后对溶解后的悬浊液进行沉淀,再将上层悬浊液倒出,留下底层黑色的颗粒状物质,并重复本步骤3~5次,得底层混合溶液C;
(4)将步骤(3)所得底层混合溶液C经抽滤、烘干后,所得黑色粉末依次进行粉碎和过筛处理,即得所述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i粉的平均粒径为26~53μm,无机盐的平均粒径为500~65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Ti粉、纳米碳化硅及无机盐在进行球磨处理时采用的球磨介质为碳化硅研磨球,所述碳化硅研磨球与Ti粉、纳米碳化硅及无机盐这三种原料的球料质量比为m(碳化硅研磨球):m(Ti粉+纳米碳化硅+无机盐)=(3~5):1;所述球磨处理的时间为12~24h,转速为250~300r/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真空加热的温度为1675~1695℃,时间为5~1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超声分散处理的时间为2~3min,功率为800~1000W。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悬浊液沉淀的时间为1~2min;步骤(4)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00~150℃。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57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