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5757.1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炳民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C5/02;B27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乔树辉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蒲扇 自动 修剪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工艺,包括上料工序,人工将若干待加工的蒲扇放置在承载机构上;整理工序,承载机构移动过程中将蒲扇排列整齐;扇面修切工序,葵叶修剪机构逐渐下移配合承载机构对蒲扇进行扇面的修切;扇柄修切工序,尾部切割机构对蒲扇扇柄进行修切;废料承托工序,脱离机构逐渐向多余葵叶的底部移动与承载机构配合,支撑修切下来的多余葵叶;脱离工序,葵叶修剪机构和脱离机构同步上移,在移动过程中葵叶修剪机构上移复位,同时脱离机构支撑多余葵叶上移完成和蒲扇的分离,完成加工的蒲扇在回转链条a带动下向后输出;本发明解决了蒲扇加工自动化程度低,耗费人力,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蒲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工艺。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有采用棕榈叶手工加工棕蒲扇的传统。棕榈叶呈天然的扇形。蒲扇炎夏可用来扇风,得一份清凉,古代也用来在煮药时,药童加大火力之用。目前,蒲扇的制作工艺是先选择柄长多厘米、色泽浅碧的葵叶,摘后日晒约天,干后,色泽变白;再以水洗、烘干,并以重物压平;再将葵叶放置在模具上,人工手持敲打工具对葵叶进行敲打,截取规整的扇面制作成蒲扇。此种加工方式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的蒲扇加工工艺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耗费人力,加工效率低,修边不够整齐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工艺。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步骤一,上料工序,人工将若干待加工的蒲扇放置在承载机构上;
步骤二,整理工序,步骤一中的承载机构在回转链条a带动下做回转运动,在移动过程中承载机构对蒲扇扇柄进行捋顺,将蒲扇排列整齐;
步骤三,扇面修切工序,步骤二中的完成整理的蒲扇沿回转路径继续移动,移动过程中,在回转链条b带动下转动的葵叶修剪机构逐渐下移配合承载机构对蒲扇进行扇面的修切;
步骤四,扇柄修切工序,步骤三中的完成扇面修切的蒲扇沿回转路径继续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设置在承载机构上的尾部切割机构对蒲扇扇柄进行修切;
步骤五,废料承托工序,步骤三中的完成扇面修切的蒲扇沿回转路径继续移动,在回转链条b带动下转动的脱离机构逐渐向多余葵叶的底部移动与承载机构配合,支撑修切下来的多余葵叶;
步骤六,脱离工序,步骤五中的完成扇柄修切的蒲扇沿回转路径继续移动,葵叶修剪机构和脱离机构同步上移,在移动过程中葵叶修剪机构上移复位,同时脱离机构支撑多余葵叶上移完成和蒲扇的分离,完成加工的蒲扇在回转链条a带动下向后输出。
作为一种优选,步骤二中的承载机构包括与回转链条a连接的用于支撑蒲扇扇面的支撑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对扇柄进行限位的整理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步骤二中的待加工的蒲扇扇面平躺放置在支撑组件上,扇柄放置在整理组件内,在传输过程中滚轮a和滚轮b分别在齿条a和齿条b的带动下转动,对扇柄进行捋顺的同时使蒲扇排列整齐。
作为一种优选,步骤三中的葵叶修剪机构的升降杆a在导向条a的导向作用下下移从而带动切刀c下移,设置在切刀c内压块先接触蒲扇使蒲扇排列紧密,切刀c再修切扇面。
作为一种优选,步骤四中的尾部切割机构包括与承载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一切刀组件和第二切刀组件以及转动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转动组件内的齿轮d在齿条e的带动下转动使得同轴设置的齿轮c转动,齿轮c转动带动设置在第一切刀组件上的齿条c和设置在第二切刀组件上的齿条d转动从而使得切刀a和切刀b向扇柄方向移动完成对扇柄的修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炳民,未经王炳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57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蒲扇自动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线分布式网络的时钟同步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