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卸钢管混凝土基坑支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5169.8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滨;戴鸿伟;张挺;王巧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钢管 混凝土 基坑 支护 体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钢管混凝土基坑支护体系,包括矩形冠梁,所述冠梁中间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支撑架,环形支撑架和冠梁之间形成的三角区域内设有拱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和拱形支撑架均由弧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可拆卸连接而成,环形支撑架、冠梁和拱形支撑架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本发明可拆卸钢管混凝土基坑支护体系具有更高的抗压承载力,整体刚度大,基坑变形小,基坑剩余操作空间大,能够实现构件标准生产,工业化程度高,安装拆卸方便,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经济性好,施工噪音低,环保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拆卸钢管混凝土基坑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以及装配式钢支撑是基坑支护中比较常用的基坑支护方式。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需现场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开挖基坑,施工工期长,影响工程进度;(2)一般采用爆破或者切割方法拆除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拆除费用较高,且产生较多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3)施工过程噪音大;(4)支撑占用面积大,影响施工。
装配式钢支撑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安全储备小,钢支撑的承载力有限,当基坑外向基坑内的水土压力意外增大时,可能造成钢结构失稳的严重后果;(2)支撑占用面积大,影响施工;(3)装配式钢支撑的用钢量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施工速度快,经济性好的可拆卸钢管混凝土基坑支护体系,整体刚度大,基坑变形小。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可拆卸钢管混凝土基坑支护体系,包括矩形冠梁,所述冠梁中间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支撑架,环形支撑架和冠梁之间形成的三角区域内设有拱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和拱形支撑架均由弧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可拆卸连接而成,环形支撑架、冠梁和拱形支撑架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冠梁各边内侧埋设有用以连接环形支撑架和拱形支撑架的钢支座,所述钢支座和钢管混凝土构件端部均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径向通孔;所述相邻两环形支撑架之间以及环形支撑架和拱形支撑架之间通过一对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连接着环形支撑架或拱形支撑架在此处相邻两钢管混凝土构件,第一连接件与钢管混凝土构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两端设有供钢管混凝土构件端部装入的第一U形槽,第一连接件中部设有位于两端第一U形槽之间的第一加劲肋,成对连接的两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加劲肋开设有位置对应的第一螺栓孔A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两第一连接件接触面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支撑架两端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端部设有供钢支座插入的槽孔,拱形支撑架两端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和钢支座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环形支撑架与冠梁侧边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件连接着环形支撑架在此处的相邻两钢管混凝土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两端设有供钢管混凝土构件端部装入的第二U形槽,第二连接件中部设有位于两端第二U形槽之间的第二加劲肋,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加劲肋开设有供钢支座插入的插孔,第二连接件与钢支座及钢管混凝土构件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拆卸钢管混凝土基坑支护体系具有更高的抗压承载力,整体刚度大,基坑变形小,基坑剩余操作空间大,能够实现构件标准生产,工业化程度高,安装拆卸方便,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经济性好,施工噪音低,环保节能。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实施例一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局部构造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成对第一连接件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二连接件和钢支座连接结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5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