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织袋送内膜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4605.X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升;罗承峰;蔡荣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东升;罗承峰;蔡荣劝 |
主分类号: | B31B70/74 | 分类号: | B31B70/74;B31B70/00;B31B70/04;B31B170/20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龚昌旦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袋 内膜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涉及一种编织袋送内膜机构,包括;机架、第一吸袋板、第二吸袋板、第一封口件、第二封口件、驱动组件、送内膜板、送袋通道和送内膜板驱动件,驱动组件具有两组,其中一组可驱动第一封口件和第二封口件相向或背向滑移,另一组可驱动第一吸袋板和第二吸袋板相向或背向滑移,送内膜板驱动件可驱动送内膜板可滑移至内膜里并对内膜进行吸附,第一封口件和第二封口件可穿过对应的吸袋板压设在送内膜板上,通过机械自动化操对套有内膜的编织袋进行加工,可以将内膜露出外袋的部分自动化输送到外袋内,并可以使内膜的袋口和外袋的袋口平齐,然后再进行烫合,工作效率高,而且人工费也比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袋内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织袋送内膜机构。
背景技术
带有内膜的编织袋,其编织袋为外袋,其内膜为内袋,内膜通常是采用塑料薄膜袋;在编织袋的生产中,需要先将内膜套入到编织袋中,内膜会有一部分露出外袋,需要将露出外袋的部分内膜输送到外袋内,再将内膜的袋口送入到编织袋内与外袋的袋口平齐,再通过封口件将内膜的袋口与外袋的袋口进行烫合,但是,由于外袋和内膜放料后处于扁平状,而且内膜也比较薄,所以市场上通常都是通过半人工半自动化进行加工,人工输送内膜的时候容易褶皱,而且内膜的袋口和外袋的袋口不容易平齐,导致产品加工的速度比较慢,人工费也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织袋送内膜机构,通过机械自动化操对套有内膜的编织袋进行加工,可以将内膜露出外袋的部分自动化输送到外袋内,并可以使内膜的袋口和外袋的袋口平齐,然后再进行烫合,工作效率高,而且人工费也比较低。
本发明公开涉及一种编织袋送内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设有用于供编织袋进、出机架的送袋通道;
封口件组,具有位于送袋通道上方的第一封口件和位于送袋通道下方的第二封口件,两个封口件相对设置;
吸袋板组,具有位于送袋通道上方的第一吸袋板和位于送袋通道下方的第二吸袋板,两个吸袋板相对设置,第一吸袋板和第二吸袋板均包括沿一前一后设置的外袋吸板和内膜吸板,外袋吸板和内膜吸板之间设有供对应封口件穿过的封口件穿行区,其外袋吸板用于对外袋袋口进行吸附,其内膜吸板用于对内膜袋口吸附;
驱动组件,具有两组,其中一组可驱动第一封口件和第二封口件沿竖直方向相向或背向滑移,另一组可驱动第一吸袋板和第二吸袋板沿竖直方向相向或背向滑移;
送内膜板,送内膜板沿前后方向滑移设置在机架内,吸袋板组将外袋的袋口和内膜的袋口张开时,送内膜板可滑移至内膜里并对内膜进行吸附,送内膜板上用于吸附内膜的一端可滑动至第一封口件和第二封口件之间;
送内膜板驱动件,可驱动送内膜板沿前后方向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东升;罗承峰;蔡荣劝,未经徐东升;罗承峰;蔡荣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46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反冲对吹灭弧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皮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工艺